案例描述:我女儿是重点中学的一名高中三年级生,平常成绩在全年级属中等水平,但二模考试发挥不理想,只考了472分,比她平常的成绩降低了40多分。借助填报志愿时间,大家娘儿两个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她跟我说:近来不知什么问题,总感觉跟不上老师的复习步伐,每个测验、模拟试题成绩都不理想,发现有的该记的内容没记住,过去记过的要点又忘了;复习时感觉不踏实,看语文的时候感觉要看英语,而看英语时又感觉理综还没有复习,感觉时间不够用,惊慌失措的,伴随高考考试临近,愈加感觉准备不足,生怕在高考考试中发挥失常听了孩子的诉说,看着孩子脸上的焦虑表情,我这个做父母的很着急,不了解用什么办法帮助孩子摆脱焦虑。请问专家,我该如何解决呢?
剖析:距高考考试还有半个月,考生的焦虑感会伴随高考考试临近明显增强,有些考生心理负担加强,越想越感觉准备不充分,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担心,缺少信心。在这期间里,有相当多的考生会出现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学习没进步,甚至学过的常识目前也感觉波动。因为这类考生升学愿望强烈,急于提升成绩,结果欲速则不达,进而产生焦虑、浮躁。这种心理在成绩中等的考生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类学生伴随成绩的波动,越发静不下心来,影响了学习成效。面对焦虑,考生非常重要的是正确对待与克服,不要让这种负面心态影响了复习。
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父母:必须要维持好的心态,切不可看到孩子焦虑自己先乱了阵脚。父母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孩子消除烦躁不安和紧张心态,才能够帮助孩子平稳克服焦虑。
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对暂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父母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可以埋怨、责骂孩子,要心平气和地同孩子一块剖析缘由,并多与孩子交流,说源于己的想法、经验,听听孩子的建议。父母还要配合老师,对孩子心中的烦恼给予准时疏导和排解。对孩子的每个优点,每一次进步,父母要准时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建议:第一,父母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孩子,父母天天和孩子生活在一块,彼此心态、情绪相互影响,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面对处于焦虑中的孩子,父母要有好的心态,要帮助孩子把心态放轻松,把备考步伐放慢。父母要力求劳逸结合,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文体活动,譬如晚饭后散步、听新闻,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放松紧张的神经。父母千万不要大惊小怪,甚至比孩子还紧张。如此会增加孩子的悲观情绪。
第二,父母要帮助孩子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要给孩子鼓励和信赖,让孩子真心感觉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和勇气。孩子在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强大精神激励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自信心。
第三,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学习技巧,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克服焦虑。父母要和孩子准时交流,帮助孩子调整复习办法,使复习办法合适复习进程,让孩子能领会到调整后的复习效果。
父母要帮助孩子制定适当的复习计划,根据复习计划抓紧落实,叮嘱孩子按时完成复习计划,如此可使复习更有目的性,也可对孩子形成肯定的约束力,以保证复习能高效、有序地进行。而当孩子完成了肯定的复习计划、获得肯定的成绩后,内心的满足感就会产生,从而会大大增强信心。
北京宏志中学心理教师 孙治英
有关阅读:
高中三年级父母:爸爸妈妈助考八大成功经验推荐
专家指导:高考考试前爸爸妈妈如何与孩子相处
经验推荐:高考考试临近 父母需要了解的事儿
父母必读:高考考试期间出行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