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考试  考试动态  2020  其他  准考证  报名  复习指导  资产评估师  中级会计职称  查分 

辞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日期:2023-10-20     作者:智学网    浏览:630    
核心提示: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用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

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用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

1、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

1、通用经济补偿金公式=S×N

S: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薪资,劳动者月薪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规范根据职工月平均薪资3倍的数额支付,且年限最高低于12年。

N: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薪资的规范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薪资的经济补偿。

提醒:

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薪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实质平均薪资,而不止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薪资。

依据劳动部《关于贯彻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建议》的规定:

“薪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通常包含计时薪资、计件薪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薪资报酬与特殊状况下支付的薪资等。

2、代公告金经济补偿金公式=S×N+S(上)×1

N+1:有非错解除情形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公告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薪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S(上)×1:额外支付的薪资应当根据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薪资标准确定。

3、违法解除赔偿金公式=S×2N

2N: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根据通用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N、N+1、2N的应用

1、N的适用状况

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N实质为工作年限的代称,正常状况下的经济补偿都为N。

2、N+1的适用状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中的三种状况,会涉及到N+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可以从事原工作,也不可以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不可以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可以胜任工作的;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没办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共识的。

提前30天书面形式公告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薪资后,可以解除合同。

3、2N的适用状况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为2N,譬如说,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等。

ps:网上有人提出2N+1、2(N+1)等定义,这类并没有法律依据。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会计培训财税政策

会计考生恭喜啦!国考招录:优先录取!

 
 
更多>会计职称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会计职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