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如战场、决战高考考试,改变命、稳做王者看哪个与争锋这类所谓的励志标语让考生和父母胆战心惊、紧张兮兮。
不能否认的是,高考考试是比常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走到最后的总是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而是适应能力最好的学生。怎么样备战中高考考试,顺利走过考试前的半个月?专家表示,可以在营养和心理调适上科学应付,但这并不是费尽心机地大动干戈,而是平稳过渡,维持平时心态。
科学备考五不适合
就国内状况来看,中高考考试的确是生活大事,父母非常紧张,最怕孩子不够营养,又期望孩子能睡得好些,考出好成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副主任医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考生父母紧张是正常的,但过分紧张的话,走入极端,应尽可能防止。
专访专家: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副主任医师
广东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科侯彩兰副主任医师
广州第一人民医院李国豪主任药师
【不适合1】
临考进补抱佛脚
正解:短期内成效有限,平时就应均衡营养
建议:饮食习惯不适合大变
营养是长期的,长期合理化、均衡的营养,才能塑造出健康的身体。赵泳谊指出,不少父母快到考试了才开始讲究,半个月、一个月内这也吃、那也补,为求短期内给孩子好的营养。虽然,考生父母的学问科学饮食的做法对长远来讲也是好的,但想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成效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平时就培养均衡的饮食品种、数目、不挑食。
临急改变原来的营养习惯,还有坏处。改变过大,容易导致身体不适应,肠胃受不了,就可能出现胀气、消化不好的、拉稀;同时,饮食习惯的改变,给孩子的心理暗示,会加重孩子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
【不适合2】
父母过多介入
孩子学习和生活
正解:过多介入徒增考生重压
建议:平时如何过考试就如何过
有些父母数着孩子考试的日子,想每天都让孩子吃上最好的,甚至期望孩子改变作息习惯。尽可能以平时的生活方法来过活。侯彩兰表示,饮食改变不要太大、作息规律依旧如常,也就是不要把考试太当回事,孩子的心态也会平和得多,降低焦虑急躁的情绪。
【不适合3】
1日三餐大鱼大肉
正解:进食太多肉类油腻不利
建议:少吃肉,可喝鱼汤或去皮鸡汤
汪女性为了给要升高中的儿子补充营养,每天炖一只鸡腿,1日三餐更是鸡、鸭、猪、牛、鱼,满满一桌。儿子嚷着吃不下!眼看就要中考[微博]了,汪女性快点跑到医院咨询大夫,问怎么样给孩子开胃。
赵泳谊表示,肉类不容易消化、油腻,父母还1日三餐加夜宵都是大鱼大肉,肠胃难受之余,睡眠也受累。她还称,目前的孩子喝牛奶、吃鸡蛋、吃肉等,几乎没营养不够的。既然孩子不缺蛋白质,就不必很多补充。而肉汤不是绝对不可,肉汤里有无机盐、钠、钾、维生素等物质,可喝。最推荐的肉汤是鱼汤,营养、脂肪含量不高、容易消化,第二是鸡汤,但鸡皮要剥掉。清炖汤比较老火汤好,老火汤嘌呤太多。若1日已进食足够的蛋白质,就喝汤不吃渣。
【不适合4】
人参红枣大补特补
正解:大补致使上火、烦躁
建议:清补即可
放了好几年的人参,今天变成了小琴的夜宵。母亲说,当年买这条人参,就是考虑到小琴高考考试进补。不但人参,小琴近来还吃了无数的红枣、桂圆等补品。她想抗议,却不想为母亲的一腔热情泼冷水。
人参什么的,太补了,过于燥热,夏季容易上火,人因此变得容易烦躁,反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赵泳谊表示,即使红枣,也不可以每天吃、很多吃。她觉得,清补比吃人参这类办法要好,可用适当瘦肉、薏米、莲子、百合、淮山、玉竹、茨实等煮汤喝。
【不适合5】
依靠营养保健品
正解:没特效
建议:食补为主,要买得看营养标签
氨基酸、DHA、进口鱼油、蜂王浆这类保健品,都趁着考试季,纷纷登上货架最显眼的地方。
吃健脑保健品,不如吃健脑的食物,如核桃等。赵泳谊觉得,食补更要紧,有条件的可以适合吃一些保健品。
但,林林总总的保健品,如何挑?她建议,购买时要看营养标签,看主要物质是什么,而不是广告。比如氨基酸,事实上就是蛋白质,并没健脑的神效,吃多了还会代谢掉,增加肾脏负担。另外,有些保健品的主要物质就是维生素B族,却包装成奇效的保健品,价格是一般维生素B族的好几十甚至几百倍,那就不必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