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业务的要紧环节,也是企业申报纳税的基础。签署合同前,企业有必要从税务视角强化合同审核,从而尽量防范潜在税务风险。
关注点1、合同相对人
合同中的相对人,一般指收获合同关系的双方的对应人或利害关系互存的对立人。在审核合同时,需要准确把握合同相对人的有关信息。
一是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单位名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直接影响后续发票开具环节等工作。合同签订前,企业可通过网络或合同相对人提供的营业执照、自然人身份证等资料,核对具体信息,确保签约主体与收付款单位、发票抬头维持一致,防止信息有误对合同实行及发票开具产生影响。
二是关注合同相对人的履约能力
具体来讲,可结合工商登记信息、税务机关公示信息等资料,综合考察并评价他们的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生产能力、纳税信用等级等状况,尽可能选择与实力较强、信誉好的企业买卖,以防遭遇“空壳企业”“开票公司”。
三是知道合同相对人的身份
当事人身份会直接影响发票的种类、税率与特定税收打折政策的适用。一方面,应关注合同相对人是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还是自然人。身份不同,适用的税收政策可能存在差异。譬如,甲公司与自然人乙签订一份购销合同。这样的情况下,依据印花税法规定,个人书立的动产交易合同不是印花税的征税范围,甲乙双方均无须就该份合同申报缴纳印花税。
其次,需要关注合同相对人是不是是一些特定税收打折政策的适用主体。以房子出租为例,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健全住房出租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 税务总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通知2021年第24号)规定,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他组织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出租企业出租住房的,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地产税,如向其他企业出租住房,则没打折规定。这样的情况下,出租方应关注承租方是不是符合住房出租企业的条件,进而判断后续能否享受房地产税打折。
关注点2、合同标的
合同标的,一般指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一同指向的对象。对于合同标的的审核,既要关注标的名字表述的规范性,又要透过标的判断合同的实质。
一是准确描述标的名字
标的名字,一般指能使某种标有什么区别于其他标的的一种称呼或定义。在合同中约定标的名字时,应用标的的正式名字,即标准学名,并将它作为发票项目名字、出入库单据、收发货单据等资料管理的依据。假如没标准学名,应尽可能用通用的名字,防止用简称、俗称、内部叫法。如此既便捷企业内部的管理,也能在后续税务检查中迅速准确证明业务的真实性。现在,税务机关已经发布《产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表》,建议签订合同的双方参考标的物品的税收分类编码,确定标的物的表述方法,既统一规范,也能够帮助企业判断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不是准确。
二是依据实质判断合相同种类型
合同的实质是判断业务适用税收政策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在把握合同实质时,需要从合同标的入手,依据合同有关条约,判断该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定合同的性质,准确适用对应的税收政策。譬如,假如合同约定以经营出租方法将房子出租给别人用,则适用不动产经营出租税目,对应增值税税率为9%;假如合同约定以长(短)租形式出租酒店式公寓并提供配套服务,则适用住宿服务税目,对应增值税税率为6%。
关注点3、合同价款
合同价款一般与计税依据相一致,影响当事人的税收负担。合同价款总是是合同当事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合同审核关注的重点。
一是价款构成
规范合同价款构成表述,明确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增值税税率,防止约定不明引起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特别是合同同时涉及多项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时,应该注意考虑不同标的对应的不同税收政策。
二是价款支付
合同价款支付包含现金方法和非现金方法。现在,税法并未对支付方法作出具体规定,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方面,对于因他们注销、撤销、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缘由没办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情形,使用非现金方法支付可能在向税务机关证明业务真实性时更具说服力。有鉴于此,建议合同尽可能约定非现金方法支付,确保买卖的资金流向有迹可循。另外,如非特殊状况,收付款单位应尽可能与合同当事人维持一致,降低后续税务检查被认定为虚开的风险。
三是收付款进度
收付款进度直接影响合同各方当事人的税款申报状况。对收款方而言,收款进度直接关联各税种的纳税义务,需要依据具体的进度确认各阶段的申报,防止出现逾期申报。应对款方而言,需要注意是不是承担代扣代缴义务。如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可能面临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关注点4、发票开具条约
发票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有效凭证。合同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发票种类及对应税率的有关条约。
一是发票种类
合同需明确买卖具体开具的发票是增值税一般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现有规定,除销售免税商品、销售对象为自然人等特殊状况以外,均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来讲,正常状况下,获得增值税一般发票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对本钱基本没影响。对增值税通常纳税人来讲,符合条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二是发票税率
对于发票税率的审核,要重点关注业务种类。大多数业务仅适用唯一的税率或征收率,但现在部分业务可依据纳税人的意愿,选择适用不一样的税率或征收率。以建筑工程为例,增值税通常纳税人以清包工方法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通常计税办法,也可以选择适用浅易计税办法,因此,需要在合同条约中明确操作细节。近期几年,增值税税率有所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也有变动。因此,建议在合同中约定出现税收政策变动时的处置方法,预防因合同条约表述不清而致使企业自己利益受损。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 会计培训 税收政策
个人所得税新政,8月1日起推行!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中的视同销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