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税务局开始通报稽查名单和稽查报告。2023年最严稽查要来了吗?
2023年起,千万不要碰这10条红线!企业立刻对照自查!
税务局为什么找上门?对照自查,是否触碰了这10条红线!
红线1、虚开发票
其中,与实质经营状况不符:
1.没真实买卖;
2.有真实买卖,但开具数目或金额不符;
3.进行了实质买卖,但让别人代开发票。
注意:虚开发票不仅仅是公司虚开了发票才算虚开,同样,同意虚开的发票也是虚开发票。
红线2、对开、环开发票
对开、环开发票虽然是闭环抵扣,未少交税,也未给国家导致损失,但,它是基于没真实业务的状况下开具的发票,是虚开发票,同样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红线3、三流或四流不同
三流一致就是资金流、发票流、货物流相统一,有些会加上合同流,也就是四流一致。
假如三流或四流不同,非常可能被税务机关断定为“虚开发票”,面临处罚。
红线4、通过公转私、私转私等隐匿收入
去年,央行发布了大额现金管理试点,这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通过私户来隐匿收入实属自投罗网。
以下9种状况或许会被重点监管:
红线5、买发票、虚列薪资等多列支出
买发票等于虚开发票,这种行为不只进项税转出、税前调增,还要面临巨额罚款和滞纳金,甚至会遭到刑事处罚。“薪资表”也是税务局稽查的重点方向。
在此给大伙3点建议:
1.薪资表涉及职员签字;
2.通过银行代发薪资,防止现金发放;
3.薪资发放职员,必须要交社保、签劳动合同。
红线6、个人所得税上动歪脑筋
2023年,个税是被稽查的重点。伴随个税申报系统不断健全,冒用身份、编造不真实薪资等比较容易被稽查。
红线7、疏忽小税种
不少公司对小税种不看重,觉得其金额小,不会被监管。如此想就大错特错了,小税种也会引起大风险。
红线8、骗取出口退税
云数据年代,多部门(税务、海关、银行等)信息已共享,再想通过以前办法骗取出口退税已经不现实。
红线9、库存账实不同
发票开具实行全票面上传,简单说就是发票开具不仅仅是发票抬头、金额,就连开具的产品名字、数目、单价都会被监管。也就是说,企业的ERP都是透明的。只须企业开具的发票异常,非常快就会接到税务局电话,甚至会实地盘问,一旦有问题,就会涉嫌偷税。
在此提醒,必须要做好存货管理,统计好ERP,定期清点库存,做账实差异剖析表。再者,违法的事情不要做,不要开具与实质经营不符的发票。
红线10、长期零申报
零申报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没发生应税行为。“长期”,一般情况下认定为半年。
长期“零申报”后:
1.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其存在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需要其补缴当期税款与滞纳金,并可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情节紧急的移送稽查;
2.纳税人为走逃户的,按规定纳入重大失信名单并对姥爷告,同时借助系统核查“受票方”,核查其是不是存在善意获得虚开增值税发票、恶意串通等状况,并根据规定进行查处,同时将走逃户纳税人直接评定为D纳税人,承担D纳税人后果;
3.对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发票降版降量。同时可以按规定需要纳税人按期前往税务机关对发票的用法进行核查;
4.税务机关通过核查,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使用本钱成本公式核定纳税人收入。
此外,假如企业是高新企业等税收打折认定企业,或者税负率异常等,也会遭到税务局的重点“关照”。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 会计培训 税收政策
税局明确!2023年度随机抽查开始!10万元以上重点核查!
企业遇见税务稽查应怎么样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