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很多高校毕业生刚刚踏上了工作岗位,也有一些在校生借助暑假实习增本领。那样,新入员工工与实习生个税扣缴有什么不同?怎么样操作?一块儿认识下。
新入职职员
◆政策依据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健全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办法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通知2020年第13号),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初次获得薪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根据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成本。
注:初次获得薪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获得薪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根据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举例
小张2023年6月从某大学毕业,同年7月进入A公司任职,公司在发放7月份薪资、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可减除成本计算办法为:7个月×5000元/月=35000元
◆如何操作
在个税扣缴端职员信息采集模块登记职员信息,选择任职受雇从业种类为“雇员”,并依据实质状况选择入职年度从业情形。办理扣缴申报时,累计减除成本系统就会自动根据当年度的累计月份数计算。
实习生
◆政策依据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方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通知2018年第61号),正在同意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可使用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交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交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成本-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成本,根据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根据下表实行: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举例
小王是一名大二的学生,7月份放假后,立即找了一份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7月份获得劳务报酬5000元。公司在为其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时,可采取累计预扣法预扣预交税款。如使用该办法,那样小张7月份劳务报酬扣除5000元减除成本后则不需要预交税款。
◆如何操作
在个税扣缴端职员信息采集模块登记职员信息,选择任职受雇从业种类为“实习学生(全日制学历教育)”。然后在办理扣缴申报时,所得项目选择“其他连续劳务报酬”,系统就会根据5000元计算减除成本。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 会计培训 税收政策
关于技术出售涉税政策的热门问答
税务总局:印花税8个热门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