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指导建议》(教基二〔2016〕4号)、《四川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推行策略的公告》(川府发〔2016〕20号),依据《四川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川教〔2017〕107号),结合我市实质,对全方位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拟定本推行策略。
1、总体目的
全方位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招生规范改革的方针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基本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法和成绩呈现方法,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全方位进步,促进学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具体目的
到2020年(即从初2017级开始),越来越打造起有益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益于加大素质教育、有益于义务教育均衡进步、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方位进步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到2021年,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
3、改革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两考合一”、学完即考。继续健全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从初2017级开始实行学完即考。生物、地理在初二下期进行考试,其余学科在初三下期进行。
2.全科纳入、分类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义务教育课程策略规定的所有科目,依据课程标准、学科特征和加大实践精神革新能力培养需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学科、考核学科和考查学科三类。
考试学科: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采取纸笔闭卷考试;外语采取纸笔闭卷考试(含听力测试,越来越过渡到纸笔闭卷考试加听说能力测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闭卷考试加实验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采取体能和技能测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生物和地理分别实行合堂分卷考试。考试学科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由省教科院组织)、统一组考、统一阅卷,各县(市、区)教育局具体负责辖区内考试的组织推行,旌阳区、经开区、市直属学校由旌阳区教育局统筹组织推行。
考核学科:音乐、美术(初2017级起)采取入门知识加基本技能测试,信息技术采取上机操作考试(初2017级起)。考核学科由市教育局统一拟定考核方法,各县(市、区)教育局具体拟定考核策略,并统一组织考核工作。旌阳区、经开区、市直属学校由旌阳区教育局统筹组织推行。
考查学科: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采取初中学校依据学科教学安排状况按期据实记录并考查。各县(市、区)教育局需拟定考查科目评价方法,各初中学校依据评价方法拟定各学科评价策略,从初2017级起推行考查。
考试学科、考核学科、考查学科均作为初初中生毕业和升学的要紧依据。
3.分值及成绩呈现和用。
考试学科:总分为870分。语文、数学、外语分别为150分(初2017级起),其中外语听力测试20分,条件成熟时拓展听说能力测试(最迟低于初2020级);物理95分(笔试85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70分(笔试60分、实验操作10分)、生物35分(笔试30分、实验操作5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地理30分;体育与健康70分。
考试成绩根据分数和等级两种方法呈现,等级分为7等,即A1、A2、B1、B2、C1、C2、D。分数用于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等级用于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认定。
考核学科: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科考核成绩为等级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级,即:A(优)、B(良)、C(中)、D(不合格),考核成绩与高中阶段招生录取挂钩。
考查学科: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考查询成绩为等级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级,即:A(优)、B(良)、C(中)、D(不合格),考核成绩与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认定挂钩,不合格的不予毕业。
4.命题需要。落实重基础、重能力、重素养的命题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需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出繁、偏、怪题。加大与社会实质和学生实质的联系,符合初中教学实质,看重对学生运用所学常识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降低单纯记忆、机械练习性质的内容。考试试题困难程度适合,具备肯定的区别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质和不同学校对录取新生的需要。低、中、高端困难程度题比率设置为6:3:
1。
5.规范组织考试。市教育局统一牵头拟定《德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行方法》《德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细节》,统一报名并统筹组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办公室一同推行。考试知识点原则上设置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进一步健全对考试知识点设置、考试试题领取及保管、考试推行和试题评阅的有关需要,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二)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从初2018级开始,打造全市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通过记载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及成长进步情况;各学科学业成绩和学习小档案;参加专题教育、学校和班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状况;“个性专长”及获奖状况;身心健康情况;艺术专长和基本素养;校本课程考查结果等内容及典型事实材料,全方位、客观反映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成长过程。
打造规范的评价体系。严格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形成档案、公示审核、监督等评价程序,确保评价内容客观公正、真实有效,评价过程公平、公正,评价结果公开透明。越来越形成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性评价与进步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
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综合素质分为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学生毕业的要紧依据,并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挂钩,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用途,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
(三)改革健全招生录取方法
1.合理下达招生计划,统筹普职协调进步。根据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下达招生计划,加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普高与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本状况、招生计划、招生简章、资助政策、惠民政策等信息面向全社会和各中学生源学校公开。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高统招计划以50%以上的比率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国家级重点(示范)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将肯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地区内初中,并适合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2.健全自主招生政策。在部分省一级示范性普高拓展自主招生,招收具备学科专长、革新潜质的学生,引导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科专长、革新潜质培养为重点拓展研究,越来越构建初、高中学段融通的拔尖革新人才培养机制。自主招生计划原则上低于省一级示范性普高招生计划的5%。进一步拟定健全自主招生工作方法,明确工作步骤、招生计划、录取方法、遴选标准、工作纪律,实行计划公开、考核方法公开、考核结果公开,严格招生考试保密纪律。自主招生工作在每年4月进行,5月初完成。
3.健全专长生选拔方法。以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畅通专长生成才途径,促进学校多元化特点进步为目的,拟定健全包括体育类、艺术类、科技革新类等类别的专长生招生方法。对专长生招生计划进行单列,原则上低于招生计划的5%,经市教育局批准的艺体高中可不受比率限制。
4.清理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有关专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呈现;保留身份类、烈士及军人类、见义勇为类加分项目。
4、推行步骤
(一)2017—2018学年度
1.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研究拟定《德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行方法》《德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细节》,清理加分项目。
2.在全市范围全方位拓展音乐、美术学业水平考试。
3.拟定颁布《德阳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方法》,进一步规范体考组考和测试标准,选择样本学校拓展测试标准研究。
(二)2018—2019学年度
1.实行地理、生物学完即考。初2017级在初中二年级下期期末拓展地理、生物学科(含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阅卷方法,使用高速扫描仪扫描条形码答卷卡的阅卷方法。
2.打造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考试试题库,在市直属和部分县(市、区)学校拓展试点。
3.拟定2019年《德阳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测试标准》,调整体育考试必考、选考项目,增加体育考试分值10分。
4.打造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市直属和部分县(市、区)学校拓展试点。健全修订《德阳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推行方法》。
5.健全并修订普高自主招生方法。
6.全方位审定各学校考查科目评价方法。
7.修订健全《德阳专长生招生推行方法》。
(三)2019—2020学年度
1.进一步健全《德阳艺术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方法》,在全市范围拓展音乐、美术学业水平考试。全方位拓展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各初中学校均拓展考查科目评价,完成“全科开考”的改革目的任务,考核学科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挂钩。
2.拟定《德阳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细节》,健全2020年《德阳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测试标准》,调整体育考试必考项目,增加体育考试分值10分。
3.全方位推行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在初2018级毕业时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挂钩。
4.各项招生规范健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规范有序,计划设置适合,学生合理分流。初步形成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要紧参考、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多样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录取体系。
5.建设听说语音室,全方位拓展英语学科听说练习。
5、组织保障
(一)加大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职责
县(市、区)教育局要在市教育局的统筹规划下,准时成立中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分工,打造有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落实中考改革各项需要。
市、县两级教育科研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专长,加大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调查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智商支持和数据支撑。
(二)加大保障能力
各县(市、区)要保障经费投入,加大考试机构、考务组织、考场基础条件、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确保高中阶段考试招生规范改革顺利推行;市教育局统一级建造师立涵盖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学水平监测信息化平台并提供各县(市、区)用。
(三)落实教师配备保障
依据艺术、体育学科改革任务需要,根据《美育改革备忘录》确定的目的任务,到2020年配齐、配足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按需要到2020年配齐、配足体育学科教师。加大教师培训,提升艺体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加大标准化考试知识点建设
依据上级有关部门需要,越来越健全规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知识点、考场设置和建设。统一体育考试场地设置和考试器材标准,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加大宣传引导
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学校宣传等方法多途径、多形式宣传中考改革目的和意义。切实做好中考改革政策、资助政策和有关惠民手段的宣传解析,在全社会打造有益于中考中招改革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好环境,确保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有序、平稳、顺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