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需不需要给孩子报辅导班?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学知猫    浏览:793    评论:0    
核心提示:需不需要上辅导班?孩子一上学,父母立刻就面临如此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以前上婴幼儿园还可以不着急,目前就非常现实了,特别是那些想“抢跑”的父母。

  需不需要上辅导班?孩子一上学,父母立刻就面临如此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以前上婴幼儿园还可以不着急,目前就非常现实了,特别是那些想“抢跑”的父母。

  上还是不上?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难点!

  上周,拥有学而思的好将来市值达到了140亿,超越教育市场传统老大新东方,在2年间几乎涨了2倍多。支撑其市值增长的,是营业额的疯狂增长。在2017财年增长68%的基础上,2018年第一财季,好将来继续高歌猛进,收入增长65%,收益增长63.6%,学生总人数(次)达到107.76万,同比增长62.2%。

  倒退10年前,上辅导班的还是少数,但目前,不上辅导班的成了少数。看看周围,如何能不慌?虽然不少专家一再郑重劝告大伙,不可以上,没必要上。

  我不想讲理论正确,谈点我们的领会供参考。
1、不绝对排斥上或者不上,需要依据对孩子的定坐落于需要;2、反对盲从与跟随。

  第一,上或者不上,并非绝对的好或者不好,这是第一需要了解的。决定的依据,是对自己孩子的定位。

  假如对自己孩子有明确的规划、定位,你就好决策了。譬如你追求孩子绝对的快乐幸福,不上辅导班或者少上,所有依据孩子爱好走。这种父母,我想提醒的是,需要给孩子打造一些基本品质,不要勉强去上各种辅导班,所有以其兴趣喜好为首要条件,假如去上,不适合动辄让孩子舍弃,也是一个基本品质的培养,这个度需要适合把握。

  只不过这里有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你确定你对孩子的定位吗?不少父母是口是心非的父母,一问对孩子的期望与定位,十有八九都是快乐、幸福,但一下手,都是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这绝不是快乐幸福的路线,这是精英的道路。精英最经典的行为代表就是从择校开始。

  如是,为何不上?那就忘记快乐幸福,该吃苦需要吃苦,天底下的精英都是很辛苦的。上不上辅导班还是一个需要犹豫的问题吗?

  英美国家,精英上辅导班也是相对常见问题,只是不像大家,他们不少不是补课,学习数理化英语,而是范围更为广泛,譬如马术、高尔夫,譬如钢琴,当然,也有数学辅导班等等。由于文化缘由,国外华人选择最多的还是以常识学习为主的辅导班,甚至SAT等补习班。譬如在旧金山华人聚集区域,不少公办学校门口就是补习机构,与大家学校门口一堆补习机构几乎完全相同。

  上或者不上,我都支持,由于各自学考试虑不同,我最反对的是盲从的父母,而这种父母现在很多,也比较有代表性。

  有一次一位父母说,他孩子上奥数班,只考40分,还嬉皮笑脸。我反问,为何要上奥数班?你一个人数学水平又怎么样?说句难听的话,不少父母没对自己与孩子做了解的定位,盲目跟随的后果更糟糕。假如不喜欢,也没数学的专长,更没高效学习习惯,让孩子去学习奥数,对孩子与自己都是折磨,把孩子自信都摧毁了。你可能说,没方法,目前学校都看奥数成绩,的确有这个现象,但学校也看其他成绩或技能啊,不止数学。更关键的是,父母需要清醒,我们的孩子是走这条路的吗?学习好固然好,但并非所有人都合适也有这个能力走这条路。

  同一个年龄的人大约1700万左右,高考考试报名人数940万,清华北大招生7000余人,985高校招生总量大约20万左右,你这么笃定孩子就是走这条路的?看看我们的过去,就应该更了解有多少可能了。更何况目前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非要挤这条路?

  假如非常迷茫,先上一个辅导班也无妨,不过应该注意结合孩子的特征与状况。数学是学科之母,也是中学最重视的,不需要蛊惑,大伙都在拼。我这里推荐点其他的。

  在低年龄阶段,特别是学前阶段,可以上点非功利的语言文学类的,譬如论语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还有就是外语,主要由于这方面的学习需要死功夫,也是一种基本修养,可以在孩子不感觉枯燥的时候先起步,也可以奠定一个好基础。但想提醒,此举的目的不是提前学,而是培养提升这方面的素养,不主张提前学语文与英语课程。

  还有就是体育或者艺术,即使没伟大的想法,加大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对于他的意志品质与素养都有莫大好处,甚至心理调适都有积极意义。将来孩子进入社会,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孩子新鲜劲儿一过就容易舍弃的问题,因人而异,但对于多数人,我建议尽量坚持下来。孩子大了,会感谢你过去的坚持的。

  上辅导班或者不上辅导班,都是基于一个定位,最后也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我支持,但不加区别盲目跟进,就有点蠢了,还是彻底取消。

  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此文为作者“家教系列”(四)

  家教系列都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也不参与争论。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