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试题分析(考试院专家)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学知猫    浏览:317    评论:0    
核心提示:植家国情怀 育年代新人  2019年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试题贯彻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需要。考试试题展示国家进步收获,传承中华出...

植家国情怀 育年代新人

  2019年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试题贯彻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需要。考试试题展示国家进步收获,传承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依法治国理念,寓价值引导于常识考查之中。考试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质,重视考查学科思维办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发挥中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用途。

  1、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将来。考试试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让学生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年代、关注社会,增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规范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比如第10题以国内创造出的减贫奇迹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人民日益增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感悟贯彻落实新进步理念的深远意义。第26(1)题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数据展示了70年来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获得的伟大收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光辉经历中考虑国内的规范优越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考试试题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入题目当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试试题遵循学科特征,深入探索对“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考查。比如第19题使用“《长征》主题汇演”后学生的观演感受作为素材,通过红色歌剧的魔力来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体悟美育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的要紧用途。第26(2)题以“劳动赞歌”为话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可劳动的价值,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怀,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年代重任。

  2、落实课程需要,凸显学科价值

  考试试题贯彻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需要,聚焦学科主干内容,重视对入门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考试试题坚持价值性和常识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在感悟日常发现问题、在知行统一中剖析问题、在体验探讨中考虑问题。比如第22题以“关于设立‘孝心车位’的议案”为情境,让学生在现实问题中思索怎么样更好地做到孝老爱亲,同时结合“模拟人大”活动,在学以致用中考查学生对参与政治生活重要程度的理解,为更好地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打下基础。

  考试试题将道德品质与法治精神的考查有机结合,旨在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成为自觉尊法学法守法使用方法的人。比如第21题以“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三则生动的案例,加深学生对于法治用途的理解,引导学生培养自觉守法、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法。第23题以一位老人多年匿名捐款的故事为情境,引导学生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待生活最宝贵的财富,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感悟凡人善举的精神力量所在。

  3、彰显北京特点,展示人文底蕴

  考试试题围绕首都城市策略定位,从不同角度展示北京历史文化风采和社会进步收获,体现出鲜明的北京特点。比如第7题选取“北京整治城市顽疾,改变人居环境”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感受首都城市环境治理的切实效果,体悟政府心系民生、以民为本。第12题通过北京探索推行的“个人诚信分”工程,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第13题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展会为背景,以北京园的核心景观“四合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考虑为何“四合院”能让全世界从一个“小院落”品味“大北京”,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考试试题从多角度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出色传统文化,感悟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做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比如第25题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可供选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择其所擅、展其所长的作答过程中增强文化认可感,活动一通过京津冀三地初中生一同策划的“追寻革命足迹”研学活动,引导学生缅怀英雄、崇敬英雄;活动二通过“当好东道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体味民风民俗,感悟文化魔力。

  4、聚焦社会生活,重视实践参与

  考试试题从学生实质出发,聚焦生活情境,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有益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用途。

  选择题素材使用初中生身边的故事,让学生感到亲切平实,拉近学生与试题的距离。比如第14题选取“新年代好少年”参加志愿活动的事例,让学生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考虑应当怎么样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第15题选取荣获国际青少年节水大赛一等奖学生的事例,展示了国内初中生在科技创造方面获得的收获,能够帮助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节能意识,培养科技兴趣和革新精神。

  非选择题部分多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调动所学常识解决实质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达成从考解题到考解决问题、从考做题能力到考做事能力的转化。比如第24题以学生参观天安门广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徽这一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宪法意识,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