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北京中考改革“五选三”策略的第二年,化学学科是选考科目,与生物学科一块同场进行。与2018年相比,2019年考试试题整体维持稳定,依据《2019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体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有关需要,为高中阶段化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考试试题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化学学科特点和价值,重视科学探讨过程及办法,看重信息获得和加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体现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坚持立德树人、素养导向和服务教学的宗旨。
1、看重基础 考试试题内容大多数来自于教程和教学 突出化学学科本质和特征
考试试题突出主干常识的考查,聚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重点内容,关注平时课堂教与学的实质表现和收成。试题题量适中、考试试题困难程度适中,为学生创设相对充足的考虑空间。考试试题中很多的素材来自于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有益于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巩固核心常识。同时,考试试题突出考查对化学学科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渗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是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学科,除去科学类学科一同的科学实验思想办法外,更突出了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的特点。同时,从微粒、元素、变化等角度认识物质世界也是化学的独特视角。化学学科特征有机融合到各类题型中,考查学生在处置各类问题时从化学角度进行剖析的基本能力。
第12题以微粒示意图来剖析丙烷燃烧前后分子类型的变化,打造起微粒与化学反应、物质组成的联系,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并进行简单计算,达成了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考查。
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微粒及变化观念的考查,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石”。第14题联系日常容易见到的消毒剂关注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17题、18题制备硫酸亚铁、硫酸钙的工艺步骤为背景考查了初中容易见到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反应的基本种类;全卷共考查化学方程式6个,比2018年多一个。
选择题以较易考试试题为主,考查内容及设问角度都是学生较熟知的基础性常识。比如,第5题、第10题都是学生在学习很熟知的实验用品及实验装置。
2018年生活现象讲解题的连线题变到选择题的第9题。
生活现象讲解题都是以学过生日常日常熟知的标识和物质为情景,第13题以日常垃圾箱的标识为背景主张推进垃圾分类;第15题来自于教程又结合新情景,在新情景中考查熟知方程式的书写。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剖析题考查量和分值所占比率最大,与2018年相比基本实验发生了小变化,将以往生活现象讲解中的选作题放到基本实验题中,第23题需要学生从4个实验中选择3个作答,覆盖了基本实验,学生可依据自己对基本实验的学会程度自主选择进行作答。这类基本实验内容与教学实质状况相一致。考查内容多来自于教科书,包含基本操作、物质性质和制备实验、燃烧条件探讨等,都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基本内容。
2、加大实验 基于化学经典实验的简单变式 凸显科学思维和证据推理
近几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突出了对实验的考查,分值约占总分的40%.化学实验对全方位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着极为关键的用途。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剖析考查学生对基本化学常识、技能和办法的理解和学会。科学探讨考查学生对实验探讨基本过程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及探讨活动在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要紧用途。
1.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剖析的再现与简单变式体现学科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考试试题的取材均源自《义务教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程中的经典实验。第5、10、19、20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础部分,强调入门知识的积累,重视回归课堂教学。第11、21、22题在原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式,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观念的落实。
2.科学探讨题渗透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体现“做事”的育人目的
第24题素材来自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生在解决实质问题时要做到由做题到做事,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调用已有些常识、能力,运用对比的办法才能将问题解决,领会科学推理中假设、实验、证据之间循环往复且互为依托的关系,感悟到科学推理这种高级思维的独特质。
3.凸显科学思维和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剖析的第22、23题,科学探讨的第24题的设问特征是给步骤问目的、给结论问缘由或问证据,引导学生打造看法、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凸显证据推理的重要程度。
3、素材丰富 文字和各类图、表的多元化呈现 强调信息获得和表达能力
2019年的化学考试试题体现2015年以来的 “全科阅读工程”的主旨,在多元化的情境、题型、丰富的素材中,突出考查了学生获得、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1.素材丰富、选材广泛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题材广泛,既有一直倡导的垃圾分类,也有日常容易见到
的食材土豆,有实验室的探讨实验,也有实质生产过程,还有美化生活,体现国内出色传统文化的书法作品。
2.信息给予方法呈现了多元化
2019年的化学试题,文字量和图表量与2018年基本持平,体现了考试试题的稳定性。信息呈现方法却是多元化的,有图、有表、有数据、有专业术语。图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实验装置图、生产步骤图、 柱状图、曲线、模型图与实物图片等,考察信息获得、加工和整理能力。
科普阅读题的第16题素材亲和,较2018年文字量有所降低,信息呈现方法有所变化,主要与表格、柱状图、曲线图相结合。文字和表格数据向学生传递营养健康的有关常识,图像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办法,凸显化学在日常的要紧用途。设问内容涉及化学的核心常识和多种能力的考查,设问角度多样、层次性强,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常识并在全方位、精确把握文字与图像中信息、运用对比办法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作答,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发挥。学生通过对本短文的阅读,既回答了问题,也充分感受了生活与化学学科的关联。
4、联系实质 感受化学的贡献和价值 进步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全卷考试试题中有很多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科技的内容,将解决实质问题与解题相融合;将做题与做事相一致。同时,引导考生对科学在实质社会日常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和感受,认识到科学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点用途。第21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融入到考试试题之中,使用甲骨文的“明”和王羲之书写的“和”作为素材,考查学生从科学原理角度剖析生活、生产和实验的现象。
生活现象讲解题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三道小题合计5分,但命题角度仍然体现了多元化。第13题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以垃圾分类常识的考查为落脚点,简单、平和,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上手。第14题以日常常见的消毒液为素材,将化学常识与实质应用情景有机结合。第15题以氢能为背景,体现国内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收获。在设问上看重考查学生对实验事实的准确剖析,可以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实验结论。
2019年的中考考试试题以借助生锈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和借助电石渣制备硫酸钙为背景命制生产实质剖析题,以物质转化步骤和设施步骤两种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搭建从理论走向对工业生产实质问题的认知平台。同时体现化学在保护环境、变废为宝方面有哪些用途,真实问题的复杂性带来了化学考试试题的综合性。第17题考查生锈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过程中的有关物质转化,在必考要点的考查方法上略做变化,有益于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第18题借助电石渣制备硫酸钙,需要考生第一捕捉设施中的物质及变化,弄清步骤中的每一个设施有哪些用途及关系,并综合运用元素观、守恒观、变化观剖析陌生设施中的化学反应,整体把握考试试题并准确做出解答。
总之,2019年的北京中考化学考试试题,在重视基础的同时加大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在维持基本稳定的同时适合变化考试试题呈现方法和考查角度;在贴近教学和学生实质的同时进步学科核心素养。
2019年的考试试题为达成中考改革的平稳过渡,为指导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刘桂军 中学高级(特级) 北京第五中学分校
李春红 中学高级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赵瑞玲 中学高级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莫慰 中学高级 怀柔区第五中学
黄冬芳 中学高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