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表大伙一定很熟悉,由于这个是每一位会计小白必做的工作之一,今年税务稽查与往年最大有什么区别之一,在于个税方面;而个税的重点就是薪资薪金。
这三种发薪资方法,违法!
1.通过个人账户发薪资,违法!
一些用人单位不通过企业公账发放薪资,而是通过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财务职员的个人账户发放薪资,以这种方法来避免与职员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而逃避责任。
此外,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法官邢蓓华提醒: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若公司通过个人账户给职员发放薪资,诉讼过程中,公司否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称只不过股东或资金往来关系,在没其他证据状况下,劳动者就非常难证明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2.多发薪资不交社保,违法!
在求职过程中,有一些人发现缴纳社保后,每月到手的钱会少。有些用人单位会以此为由,说服劳动者不缴社保、多发薪资,而有些劳动者也想到手的钱多一些。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或不按规定缴纳社保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假如单位不给交社保,职员有权需要补缴,也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需要肯定的经济赔偿。
3.用人单位任性扣薪资,违法!
有些用人单位为预防职员跳槽,会扣下职员的一部分薪资留到年底再发。假如劳动合同中没约定,这样的情况是拖欠薪资,职员可以通过劳动部门需要用人单位发放全部薪资。
除此之外,还有些企业有上班迟到扣薪资、请一天假扣三天薪资的任性规定。
事实上,国务院曾实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用人单位不可以再依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规范中随便设立罚款条约。
2023年税务主要稽查四个方面,企业快点自查
提醒大伙,对于今年的税务稽查,薪资薪金是重点,与薪资薪金息息有关的薪资表可能存在涉税风险!
依据企业状况,稽查职员针对企业账簿中的薪资成本项目,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行核查:
1.审核薪资支出凭证
企业的职员花名册、考勤表、薪资明细账和计算表,审核薪资发放凭证与银行代发薪资卡等凭证资料的数据是不是对应无差异
2.核查企业职工人数、薪资标准是不是存在异常
稽查职员剖析企业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生产规模,核实从业职工人数和薪资标准,重点核实月薪资额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状况
3.检查“账实”差异
审察剖析企业“应对职工薪资”,账户与实付薪资总额是不是对应,核对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的发放是不是正确。
检查“ 应对福利费〞账户支出状况,核实企业通过该账户发放现金和实物的具体状况。
4.结合第三方信息剖析企业数据
借助金税三期系统和社保系统,核查薪资表中职员与企业缴纳社保职员在数目上是不是存在较大差异,并对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职员的比率和收入状况推行核查。
薪资薪金25个涉税风险,必须要注意了!
更多推荐:
税务部门公布5起涉税案件
天津税务部门公布3起涉税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