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日前有不少父母领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更换或新配眼镜。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戴眼镜群体正呈现低龄化,且青少年居多。
日前,记者走访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多家医院发现,眼科门诊、验光配镜部门前病人明显增多,病人中大多数是由爸爸妈妈领着前来检查视力的孩子。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验光配镜部门口,排队等待的孩子有近20个,他们大多戴着眼镜。经询问,他们中最大的15岁,最小才6岁。市民王欢正领着戴着“试戴镜片”的儿子在楼道里走动。王欢告诉记者:“儿子上三年级,上学期说看黑板模糊,大家没太在乎。春节时,孩子眯眼看电视,大家才过来检查,发现是近视外加散光。”
据验光配镜部副经理陈誉介绍,每年寒暑假期间,来医院检查视力、配眼镜的孩子不少,他们大部分是中小学生,且孩子们配镜的度数也愈加高。
眼镜店配镜的青少年也明显增多。呼和浩特某眼镜批发市场配镜师刘晓霞介绍说:“这个寒假,几乎天天都有近30名青少年来配眼镜。”
陈誉说,目前出现的近视低龄化,除去遗传外,多与孩子平时的不好的用眼习惯有关。除此之外,伴随生活圈里“电子保姆”变多,也对诱发青少年近视有直接关系。
针对近视群体低龄化的问题,陈誉建议,青少年应降低近距离用眼,阅读或书写应维持正确的姿势,眼与读物维持约33厘米距离,周围光线不要太强或太弱。青少年要坚持做眼保健操,以增强双眼的血液循环,解除眼部过度疲劳。同时,还要控制手机和电脑的用法次数,培养好的用眼习惯,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望远。
陈誉提醒父母,孩子在5岁前是视力发育的过程,尽可能不要接触电子商品,应该多看纸质图书,保护好孩子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