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父母不要充当孩子交往的“第三者”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学知猫    浏览:555    评论:0    
核心提示:孩子说:“母亲,星期天我想和同学去公园玩。”  父母说:“不可以,你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完成呢。

  孩子说:“母亲,星期天我想和同学去公园玩。”

  父母说:“不可以,你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完成呢。”

  孩子说:“母亲,今年的过生日,我想和同学一块过。”

  父母说:“行,但你需要把他们请到家来。”

  孩子说:“母亲,我和同学约好下午去打球。”

  父母说:“可以,但我得一直陪着你。”

  ……

  不少孩子抱怨,爸爸妈妈看得太紧,管得太多,就连接个同学的电话也会被盘查许久,更不要说一个人出去玩耍了。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父母充当“第三者”的现象数见不鲜,有陪孩子购物的,也有陪孩子学钢琴的,还有陪孩子参加聚会的。对于爸爸妈妈的“好心”,孩子们一直非常无奈,非常受伤。

  孩子感觉委屈,父母更感觉无辜:“你以为我吃饱了没事干啊,这不都是为你怎么样!”的确,父母是有苦衷,社会这么复杂,孩子这么珍贵,如果一不小心遭到什么伤害,那该如何解决啊?还有,假如孩子交友不慎,误入歧途,一辈子的前途岂不完了?因此,宁可委屈孩子,也不让他们脱离我们的视线。

  父母的担心可以理解,但孩子并不认可,由于爸爸妈妈根本不了解他们的感受,没什么孩子想在爸爸妈妈的监督下玩耍,也没什么孩子想在同学的聚会中看见爸爸妈妈的身影。可以说,只须有父母在场,孩子绝对玩得不高兴,甚至还会对爸爸妈妈产生怨恨和不满的心理。诚然,有些孩子自制力比较差,一旦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就好似脱缰的野马,上网咖、打游戏、吸烟喝酒、惹是生非,但那只不过极个别现象,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打破爸爸妈妈制定的规则。

  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充当孩子的“第三者”,主要为了为了保护孩子,时刻知道孩子的动向。但不少父母忽视了一点:你能保护孩子一时,能保护孩子一世吗?孩子终将要长大,终将要行走于社会,很多问题都需要他们独立面对,独立解决,与其以后放下,不如目前就松开。由于父母的保护非但对孩子无益,还会弱化孩子的交际能力、应付能力、分辨能力,增强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不信赖感等。

  对于孩子之间的交往,父母可以引导,但不可以限制或陪同。有时候,父母不必用成人的见地看待孩子。事实上,孩子之间的交往是非常单纯的,即便偶尔小打小闹,但一般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只须没安全隐患,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毕竟同龄人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玩伴,爸爸妈妈根本没办法代替。更关键的是,孩子能从交往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没办法学到的常识,譬如,怎么样与人相处,怎么样与人交流,怎么样与人合作,怎么样尊重别人等。海外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有80%以上的原因取决于人际关系,而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从平时交往中得来的。因此,无论爸爸妈妈是为孩子的成长考虑,还是为孩子的前途考虑,都尽可能不要做孩子交往的“第三者”。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