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怎么样学会历史定义
学历史,就要学会历史定义,形成和运用历史定义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历史思维活动的发祥地。学会和运用历史定义是学科基本能力中的基本。历史学科常识体系就是历史定义的体系。学会历史定义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有关历史事物的理性认识。要抓准构成定义的基本内容,要着力选择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的材料,进行剖析、综合,力求言简意赅,内容准确,要素完整。在学习学会历史定义时,应该注意归类整理,以便抓住相同种类历史定义的共性,不同其个性,加深其理解。
二
怎么样学会历史时间
1.把握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点。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
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与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明确,一定量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根据时间顺序学历史既与大家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按部就班性的学习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点。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进步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量上提示了历史进步进程的快慢,能够帮助大家从现象人手探明历史本质。如国内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进大家考虑中国封建社会进步为何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到今天,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哪些原因使其进步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剖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特点。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进步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进步表现为或上升、或降低、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学习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国内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0~1927年首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中期和后期等模糊时间定义间的转换。如618年是7世纪前期,1868年是19世纪中叶,再加下列选择题,也是考察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5世纪,②公元前6世纪初,③公元前5世纪末,④公元前6世纪末。
三
怎么样学会历史事件
学历史还要学会历史事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会:
1.学会历史事件的背景
弄清历史背景的地方背景
出目前事件之前,因此,历史课本中都是放在事件经过前面来叙述。但,这种先背景后经过的顺序安排,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些背景放在事件经过的前一章节来讲,大的事件总是这样。
剖析历史背景的性质。
一般说有如下几方面的背景:一是自然地理环境,这对事件发生不是起决定性用途,但它对事件发生是有影响的,有时甚至起重大用途。如新航路开辟将来,欧洲的主要商路中心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英国正处于大西洋沿岸。这就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进步,出现圈地运动的背景。二是经济基础。三是政治条件,包含当时的社会矛盾斗争和战争等。四是文化思想原因。如文静复兴的一方面背景是西欧历程了一个文化低潮,教会垄断文化教育,束缚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知道背景和缘由的关系。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缘由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前者是具体的事实,后者是抽象的看法,是以前者概括出来的,所以缘由寓于背景之中。因此大家要把两者统一块儿,以缘由看法统帅背景,用背景的事实论证缘由。
2.学会历史事件的经过
要点法。
事件经过的基本要点最主要的是:时间、地址、人物和结果。在学习每一历史事件时,都把这类要点找出来和写出来,可写在书旁,也可写在笔记本上,在总复习时再把它们根据时间顺序综合列出一个总表来。如此就做到了一清二楚。经过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的常识,就能结实地学会。
阶段法。
有些历史事件时间比较长,过程曲折,而且前后发生很大的变化,遇见这种事件可分阶段为学会。
比如: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教程没明确分出阶段,学生学起来非常费劲,困难程度大。笔者将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巴黎人民首次起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外国武装干预,法国革命战争开始为止。这段时间学会权者是救国的大资产阶级,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第二阶段从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君主统治开始,到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为止。这段时间学会者是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吉伦特派;瓦尔密大捷是革命的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军的首次胜利;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议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三阶段从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开始,到雅各宾派政权被颠覆为止。这段时间学会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雅各宾派专政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阶段。
路线法。
有些事件进步的路线是明确的,尤其是有些战争事件有明显的进军路线。事件经过的基本要点,就为学会好事件的经过打下了基础。
战役法。
有些战争事件除去按路线法学会外,还可以以战役为中心来学会。对比法:把相同种类型的事件进行对比。初中生感到学历史困难是什么原因之一,就是容易把史实混淆。因此,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相同种类事件进行对比后,就可分清异同,加深对事件的理解,预防混乱。列表对比是最常见的和好办法。把相同种类的事件,按缘由、时间、地址、人物、简单经过、特征、结果和历史意义等项目列出一个表来,如此可一清二楚地看出各事件的异同点,记忆起来容易。
3.学会事件的历史意义。
历史事件的意义总是可从下列四方面评价:
历史地位。
这是向前看得出的意义。就是看它在过去历史进步中占什么地位。这种历史意义总是带有最字、1、标志着、开端、序幕、划年代、转折点及分界线等词汇。
历史用途。
这是向后看得出的意义。这有两方面:一是对旧事物的打击、推翻和动摇用途。二是促进和推进新事物的进步。
历史影响。
这是从间接看得出的意义。如在乎大利文静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发生了文静复兴运动。
思想意义。
这是从目前看得出的意义,也可以说是现实意义。有些事件的意义是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看法,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
四
怎么样学会历史特点
历史特点包含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现象。特点、特征、特点、特质,应当来自于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的具体性和多样性,是经过了剖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是历史的一种理性认识。如何寻觅和学会历史特点呢?下面从跳跃、多边、求异、提炼等四个方面做些点拨。
1.运用跳跃性思维。这需要眼界开扩,思路灵活,擅长发现聚焦点,再跳跃开去,捕捉历史事物的特征。重点是擅长发现聚焦点。
2.运用多边性思维。这需要环绕某一个历史整体,抓住它的很多方面来寻觅历史事物的特点。作为历史整体的特点,需要面面点到。通过抓特征,就把重大历史事件从宏观上完全学会了。
3.运用求异性思维。所谓求异就是在两个以上的历史对象中找出不同的地方来。那些主要的、带实质性的不同的地方就是有关对象的特征。
4.运用提炼性思维。这是指在具体、多样、纵横交织的历史内容中,通过总结、抽象和概括从肯定的高度上总结特征。提炼才能出精品,才能达于理性认识。
大伙都了解,从古到今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之一,也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近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显著地不同于此前的古时候,也不同于其后的现代。中华民族近代爱国主义的主体特点就是八个大字:反帝反封、救国救民。表现是:第一个特征,爱国抗争的长期性、边续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二个特征,学习西方,探索强国的道路,需要在中国进步资本主义。第三个特征,高度的民族凝聚力。第四个特征,方法多样,人民武装斗争起决定用途。第五个特征,最伟大的成就缔造了新中国。
总之,通过对这类基本办法的学会,对历史常识的学习就会轻松多了,相信能学会这类办法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有非常大进步。
有关推荐:
高中一年级历史复习办法大全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