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是依据教学大纲的需要,经过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剖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用课件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智学网整理推荐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葡萄》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查询更多请点击智学网课件频道。
三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葡萄》课件
教学目的:
常识目的:
掌握本课8个生字,学会“附近、无声无息”等词汇。
情感目的:
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领会狐狸母亲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能力目的:
1.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着重朗读练习,引导学生划出描写狐狸母亲言行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会狐狸母亲如此做是什么原因,感悟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学筹备:
鼓励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时
课时目的:
1.初读课文,会认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感悟狐狸母亲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请大伙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1.学生交流资料。
2.学生提到或是引导《游子吟》一诗。
结合图,读读诗。
想象诗中是如何写妈妈对小孩的爱?
读一读,背一背。
今天,大家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板书课题《母亲的葡萄》,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认识本生字。
1.自己读课文,想方法认识生字。
2.点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识状况。
3.全班交流识字办法。
3、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
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哪些地方体现了狐狸母亲对小狐狸的爱,为何?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狐狸母亲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领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师小结。
4、布置作业。
2、课时
课时目的:
1.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领会母爱的伟大。
2.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1、直接导课。
今天,大家来携带问题细读课文,第三感受母爱的伟大。
2、细读、深思、再悟。
1.携带课后的1、个考虑题,细读课文。
“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进行推理。
2.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
3.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3、拓展与延伸。
1.同学们,大家天天都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中成长,想想,大家给怎么样回报他们的爱?
2.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如何做的?
4、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想像狐狸母亲被猎人追赶时的情景。
5、教导学生写生字。
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三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葡萄》课件
教学需要:
1、会写8个字,掌握8个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掌握用行动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4、复述课文。想象狐狸母亲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使学生领会狐狸母亲的爱。
教学难题:复述课文,想象狐狸母亲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中领会狐狸母亲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理解时围绕课后考虑题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充分讨论,展开丰富、适当的想象,复述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筹备:挂图
教学过程:
1、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想吃葡萄的时候如何解决?有一只小狐狸它特别想吃葡萄,该如何解决呢?
2、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
3、抽读生词卡片
狐狸、饥饿、采摘、附近
冒险、山洞、一颗、嗓子
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啥事?
5、考虑:
为何课题是《母亲的葡萄》
母亲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有关词句。
领会:
A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3、座山,狐狸母亲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B狐狸母亲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
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母亲是如何做的?哪个来试着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母亲焦急的心情。
为何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狐狸母亲哪去了?
请你们想象一下狐狸母亲被猎狗追赶时的情景。
山洞附近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小狐狸是如何知晓的?哪个来读读母亲说的话。
假如你是小狐狸,此时你会如何想?请你读读小狐狸的话。
让大家携带对狐狸母亲的敬意,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3、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想象狐狸母亲被猎人追赶的情景,续写一段话。
猎人携带狗追来了,如何解决?狐狸母亲大声喊:呜-危险!快逃呀!这个时候
2、课时
1、齐读课文。
2、学习需要会写的字
用旧字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狐狸饿险洞
组词
狐:狐狸、狐步、狐仙
狸:狐狸、狸猫、狸子
饿:饥饿、饿了、饿虎扑食
险:危险、保险、冒险
洞:山洞、洞口、洞穴
重点教导:
摘:里面是个古,不要写成。
颗:颗是量词,用作颗粒状的物品。只有和棵的使用方法不同开。棵跟植物有关。
嗓:右面是三个又,不要写成三个口。对比噪和嗓。
3、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子格中的地方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三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葡萄》课件
教程剖析:
本文讲述了狐狸母亲为小狐狸出外探寻食物,被猎人追赶,在危难之际大声呼喊让小狐狸逃走。几年之后,长大的小狐狸回到原来的住处,发现自己住过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下长着葡萄。他了解了是母亲的葡萄,了解课母亲的爱。
教学需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故事内容。
2、能正确读写本课的8个生字及用生字组成的词汇。
3、让学生初步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思、说、读的练习。
4、领会妈妈对小孩无私的爱,感受母爱的伟大。激起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狐狸母亲对小狐狸的爱中领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题:
1、领会妈妈对小孩无私的爱,感受母爱的伟大。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时间:
2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大家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一首儿歌《母亲的爱》,什么同学还记得?
2、有一只小狐狸肚子饿了,呜呜地哭着向母亲要吃的,狐狸母亲会如何做呢?
2、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需要读准字音,并把不理解的词汇画下来,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啥事?
2、检查阅读状况
a.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朗读状况,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b.指名复述课文大意
3、师概括并板书:母亲爱小狐狸
3、讲读课文
1、默读自然段,同学们看看出了什么事?指名回答
2、从这部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母亲非常爱小狐狸?请同学们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a.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3、座山,狐狸母亲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哪个能读出路途的遥远,母亲的劳累?指名学生有感情的读
老师仿佛看到了母亲不考虑劳累去为小孩找吃的。当时母亲走了这么远的路,那回来的时候如何?
b.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3、座山,家就在眼前了,她听到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了。狐狸母亲实在跑步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儿。
实在跑步动了母亲多爱我们的小孩呀!
师领读,指名读。读到这里你想怎么说?
c.呜危险!快逃呀!
这句话应该如何读?想象狐狸母亲当时的处境。指名读
4、联系上下文领会,为何母亲不直接携带小狐狸逃走呢?
实在跑步动了让小孩快逃呀!
猎狗愈加近,母亲让小孩快逃应该如何读?教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5、想一下猎狗如何追?母亲会如何?
你们期望有哪些样的`结局?不期望有哪些样的结局?
6、师小结:在紧急的时刻,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小孩,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7、哪个能携带感情第三读16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听,看是不是读出了母亲对小狐狸的爱。
8、听到呼喊声后,小狐狸逃走了,后来在山洞附近的书下发现了一棵葡萄,想一想葡萄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9、小狐狸了解了葡萄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还了解了什么?
小狐狸放开嗓子喊道:母亲,谢谢你!应该如何读?用什么样地感情读?
齐读最后一段。
4、活读练笔
1、或许母亲还活着,它们还会重逢,或许母亲已经不在了,或许故事还没结束,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开去:
假如母亲还活着。
假如母亲已经死了。
2、学生练笔
3、组织全班交流
2、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用我们的话讲讲课文故事。想象狐狸母亲被猎人追赶时的情景,领会母亲对小孩无私的爱。
2、继续交流上节课的续写。
3、识记生字,教导书写。
1.运用已有些常识剖析记忆本课生字。
2.教导书写。
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范写摘、嗓。
摘:注意右侧不要写成商
嗓:左上不边的三个又要小
比较组词
狐 理 饿 摘 棵
孤 狸 鹅 滴 颗
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