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小学习语文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青衣

   日期:2021-05-11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77    评论:0    
核心提示:-->小学习语文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青衣  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真题,在所有分值中除去作文这是最大分
-->

小学习语文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青衣

  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真题,在所有分值中除去作文这是最大分值的。下面给大伙介绍青衣阅读答案高中及青衣阅读理解燕秋,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青衣
  阎秀丽
  (1)定妆、勒头、贴片、梳扎
  (2)香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不由得翘起一弯笑,她把腮红又用指肚小心地往下拉了拉,让她的圆脸看上去修长了些。着装完毕,香玲静静地坐在木凳上,不敢去看金凤。她知晓金凤的双眼里正在喷火,她能感觉到周身被灼伤时的隐痛。
  (3)金凤是村里红透半边天的台柱子。
  (4)香玲是小剧团里名不见经传的配角。金凤脸上的嗔、喜、笑、怒、伤感、羞涩,诠释着世间凡尘女子的烟火风情。女性好像能从她那里找到我们的一生。
  (5)所以,金凤有了架子,是角儿的架子。每次上台,都需要剧团里的几个头面人物去请。要一请、二请,直到三请,金凤才笑着说:哟,干吗还来好几个人啊?让哪个知会一声就好了。乡里乡亲的,哪来的那些说道儿!
  (6)你可千万不要这么说,咱们的小剧团能少得了你吗?全指着你给撑场呢。
  (7)金凤嘴角便噙着淡淡的笑,摇摆着腰身出了门。
  (8)这是这部分年唱戏时的规矩,人家金凤要的就是这个面儿!哪个让村里人好这口呢。正月没事,唱唱大戏,扭扭秧歌,大家便有滋有味地过完了年。
  (9)香玲喜欢青衣。青衣在舞台上水袖飞扬时的飘忽和眼眸流转时的风情让香玲着迷。香玲看青衣,就像看自己。
  (10)而今天,她只不过被临时抓来救场的。
  (11)老规矩,请了金凤三次。金凤托着腮,只不过说嗓子疼了,开不能口,今儿是唱不了。
  (12)头面人物中的九叔便急得跳了脚。唱戏有唱戏的规矩,锣鼓声已经在村里密集地响起,这戏不可以歇。但,没主角儿的戏是没人看的,何况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正月十五!
  (13)身强体壮的人过完年就都外出打工了,但村里该热闹还要热闹。正月十五唱大戏,却不想金凤会撂挑子,难怪九叔跳脚了。跳脚归跳脚,这戏还要唱,别的角儿都整理妥当了,断不可以临场改戏。九叔思忖良久,心里便有了谱儿。
  (14)香玲!
  (15)金凤和香玲一个村东一个村西,一个主角一个配角。
  (16)金凤在县剧团学过一段时间,无论是扮相、身段,还是唱腔,都是专业水准,能自然地演绎出青衣的一腔心事。香玲是山野里长出来的花儿,没在县剧团里熏陶过,却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唱起来低回婉转,别有一番气质。但亏就亏在了脸蛋和做派上,香玲自是多了一份山野间的气息。所以无论是大伙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自然而然地成了金凤的专用角色。
  (17)九叔找到了香玲,香玲点头。香玲不想让九叔为难,九叔眉头紧锁着的疙瘩让香玲的心也揪在了一块。
  (18)揪在一块的心会疼。看着九叔的背影,香玲轻轻地叹了口气。九叔的双眼里只有金凤,这是村里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儿,香玲也知晓,但香玲的心还是会疼。
  (19)香玲外出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雪,雪花非常大,把夜晚的村庄罩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
  (20)哪个也没想到,金凤会忽然闯进去。
  (21)金凤面无表情,只不过在门口静静地站着。
  (22)外面的雪花依旧在飘,两扇门在她身后尴尬地一张一合,挑衅似的吞吐着寒气。
  (23)香玲快点从坐着的椅子上挪到一个小木凳上,灯光明明暗暗地在她的脸上滑过。
  (24)定妆、勒头、贴片、梳扎
  (25)旋即,另一个青衣装扮的人稳坐在灯光下,如冰如雪,凛然不可侵犯。
  (26)九叔挠了挠头,看了看金凤,张了张嘴,什么话也没讲出;又看了看香玲,还是挠了挠头,什么话也没讲出。
  (27)外面的雪下得越发大了起来,小孩不扛冻,老大家便携带小孩一个个离开戏场。可九叔依旧亮着嗓子吼:开场!
  (28)锣鼓声响,响彻了整个村子。
  (29)村子瞬间变得热闹起来,锣鼓声和丝弦声挤满了空荡荡的村庄。雪花飞舞着,和台上红红绿绿的戏服相衬,居然有着说不清的诱惑销魂。
  (30)两个青衣从左右幕侧飘然而出,青衫鼓荡,水袖飘忽,一个云手,一个盘腕,伴随丝弦声起,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31)九叔把胡弦的调门儿调得高,金凤使足了劲头儿,香玲也毫不示弱。两个青衣的唱音势如裂帛,穿透飘舞着的雪花,穿透莽莽的群山,绵延不绝。
  (32)不知在什么时间,金凤从香玲的双眼里看到了自己,另一个自己。娇俏的兰花指,妩丽的面庞,水袖轻颤,眼波流转,亦真亦幻,是她的形,也是她的魂,风情万种。金凤的心颤了一下。
  (33)金凤的声音愈发清脆高亢,香玲的声音低回婉转,掺杂在一块,居然有着意料之外的和谐。那和谐让金凤的心又颤了一下,竟感觉自己和我们的戏都与以往有了不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34)九叔眼里飘进了雪。
  (35)他转头望了望台下,低下头,雪花从眼里流出来,变成点点晶莹,落在他的弦弓上。
  (36)台下早已空无一人,那些零星的脚印已经被大雪掩盖。
  (37)台上依旧是水袖飞扬,在漫天飞雪中如3月杨花袭人面。
  青衣阅读理解题目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透过金凤脸上的各种表情,女性好像能从她那里找到我们的一生,香玲看青衣,就像看自己,其中两个自己代表的对象有别,含义隽永,意味深长。
  B.文中先写老大家携带小孩一个个离开现场,后文又写台下早已空无一人,一方面是缘于天气寒冷,另一方面也表明青衣的角色淡出大家的视线、淡出历史舞台的运势。
  C.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金凤的心颤了一下,分别表现了金凤从香玲的双眼里看到了自己、对今日香玲与自己形魂兼似的惊诧感,对自己今日表演不同往日的新奇之感。
  D.文中写雪花从眼里流出来,变成点点晶莹,落在他的弦弓上,形象地表现了九叔内心既有对金凤、香玲表演和谐的感动,也有对台下无人观看的落寞、伤感。
  7.下列对本文静术特点的剖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反复写到了雪花,这一自然景物并不一般,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推进了小说情节的进步并趋向高潮,同时还有益于渲染现场的氛围,烘托人物形象。
  B.小说结构严谨,如开头写香玲不敢去看金凤时的心理与后文金凤面无表情,只不过在门口静静地站着等细则形成照应,表现香玲面对金凤时的惶恐与不安等复杂心情。
  C.小说多处将金凤与香玲进行对比,不只表明两人角色、地位的不同,还突出了金凤无论在扮相、身段,还是在唱腔功夫上较之香玲,都更胜一筹、更让人敬佩。
  D.小说以青衣为题,全文使用全知视角、倒叙的方法对故事展开了叙述,讲述了正月十五那天发生的两个青衣女子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余味无穷。
  8.文中两处画线句写九叔什么话也没讲出,他想怎么说?又为什么都没讲出?请分别加以简要剖析。(4分)
  9.有文学评论家说过:写结尾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奖赏,一个好的结尾更是对读者最好的馈赠。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点击下一页查询答案】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