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孩子4岁,除去上婴幼儿园还报了3个早教班,学英语、舞蹈和美术,还感觉不够,只恨时间太少。如此的家庭在如今的中国城市相当常见。他还算比较理智的,英语也就报几十元一节课的班。据了解目前学英语的高档外教亲子班每节课三四百元已不是稀奇的事情。“小小年龄就学英语,我家孩子都快被‘搞死’在起跑线上了。其实我感觉如此学习不对,但没方法,由于教育大环境就如此。”另一位高价双语婴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如此说。早教不是无关紧要,只不过大家不要被伪早教忽悠了。
不少媒体早已揭露过各种伪早教的乱象和骗术。一些人披着所谓引进自西方的早教理论的外衣,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说6岁之前投入越大,60岁前收获就越大。上当的父母就不想一想:在婴幼儿年代就进行高强度的百米冲刺,以后怎么样完成漫漫的生活长跑?其实理论无关紧要,不少早教机构不过是以理论为幌子,那目光却灼灼闪光地瞄准了受过教育、有一些经济基础的中国年轻爸爸妈妈们的钱包。还有些早教机构不只理论离谱,教育内容名不副实,其本身资质也有问题。
尽管这样,不少父母还是飞蛾扑火般地前赴后继将孩子送到早教培训机构,为伪早教的大行其道添柴涨薪:明了解不少早教宣传带有非常大虚幻成分,但不想错过机会,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明了解最好的早教其实是爸爸妈妈的爱和亲情,但攀比之风让早教班依旧热门异常;明了解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灌输多少学习多少,但却认准一分钱一分货,腰包掏得最大方;明了解这类在市场中的早教机构的盈利目的,但为了孩子成才挨宰也是那样幸福;明了解正确的早教应依据特征和兴趣,但急于求成心切,一直那样随便和武断……早教市场的持续高温折射了父母的焦虑和功利。
这里,大家并不否定早教的重要程度,正由于要紧,父母更应该审慎和理性地选择。只有父母树立了科学的早教理念和方案之后,早教才有了正确的保障。大家也不否定一些合法早教机构的尝试和用途,好的教育方法能为孩子以后的全方位进步打下肯定的基础,但切不可满足了虚荣的父母而牺牲了无知的孩子。
上周日,笔者在某市一著名文化宫看见,乌泱泱的父母携带孩子来此上各种早教班,那急匆匆的身影折射出望子成龙的迫切。这里各种少儿培训长年火热,从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书法、主持人到小学中要教授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齐全。在文化宫艺术学校门口,看见老师正在指导学龄前儿童在大庭广众之下训练走模特儿台步,还真是像模像样的。但我却疑惑如此无序地对婴幼儿的情感、能力、认知等过度开发,以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到底是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而知,但万一输掉了那就不止是资金。
如此的景象,在中国各地周末都在上演。五花八门异化了的早教班,已紧急剥夺了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此时此刻我在想:父母,当你们自作倡导越俎代庖时,三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