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调查结果:“零零后”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运动不足、阅读不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于1999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对全国十个省(市)进行了四次“中国少年儿童进步情况”调查,2015年的调查在北京、广东、上海、山东、辽宁、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陕西等10个省(市)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的四年级至初三进行,收购有效问卷9360份,其中男孩47.6%,女孩52.4%;小学生53.1%,初中生46.9%;城乡样本各半。“九零后”和“零零后”的代际对比分别以2005年和2015年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20日上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和共青团四川委一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进步平台”在成都开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平台上发布了这项研究成就。
今天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与10年前相比有哪些不同?公众一直关注的孩子睡眠时间不够、运动时间不够是不是有所改变?被叫做“互联网原住民”的“零零后”在价值观、学习、消费、休闲生活、媒介素养、心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校园环境等方面存在什么特点?
记者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少年儿童进步情况研究”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零零后”学习负担加重,睡眠不足现象紧急,学习负担从课内向课外转移,师生关系亲密度降低,多半不会与老师进行有深度的交往和交流;半数“零零后”空余时间不足一小时,信息化休闲偏好明显;常见存在运动量不足,超越两成“零零后”缺少校园安全感;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同伴关系较差;“零零后”小学生见网友更多,互联网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零零后”学习负担加重
睡眠不足现象紧急
调查显示,“零零后”在校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均超越“九零后”,学习负担在一定量上有所加重,睡眠不足现象也更紧急。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零零后”小学生在校时间平均为8.1小时,中学生平均为11.0小时;有57.0%的“零零后”学习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休息日睡眠不足9小时的也有34.5%;学习日有66.4%的小学生花1.7小时做家庭作业,78.5%的中学生花3小时;休息日有81.1%的小学生花2.8小时做家庭作业,87.1%的中学生花4.3小时。
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轻负担十条规定(征求建议稿)》建议,小学每天家庭作业量低于1小时、中学低于1.5小时。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少年儿童睡眠时间被挤压,睡眠不足的状况更加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