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孩可带薪休产假一年,最高可达一年半。
1、生三孩可带薪休产假一年,最高可达一年半
《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进步的决定〉的推行策略》中提到,干部职工生育三孩,可享受带薪产假一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或边境县工作的干部职工生育三孩可享受带薪产假一年半(含国家法定产假假期),配偶享受陪产假30天(不包含在年度休假假期中)。
干部职工按规定生育,在子女满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个人每年可享受婴幼儿教育假15天,每年根据子女满周岁计算。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在自治区规定的产假期间,享受除岗位津贴以外的其他全部薪资待遇和除年休假假期以外的福利待遇(含休假包干经费),产假期间视同年度考核称职(合格),并享受正常晋升政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待遇。
此外,多地真金白银鼓励生育,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对二孩三孩家庭发补贴,一些城市将生育补贴、托幼补助的对象扩展到一孩。同时,为了减轻女职工生育期间的企业负担,多地也明确了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提供社保补贴政策。
具体状况,咱们接着往下看!
2、生娃给钱!
山东济南印发了《济南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进步推行策略》,积极推行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进步。
策略中提到:
落实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的休假政策,女方享受158天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15天陪产假,3周岁以下婴幼儿爸爸妈妈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婴幼儿教育假。
落济南本市户籍根据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将来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婴幼儿教育补贴,直至小孩3周岁。
3、三胎政策全方位开放,这类区域早已开始发钱
此前,全国已有多地颁布婴幼儿教育(生育)补贴政策。
补贴对象主如果生育二孩和三孩家庭,其中陕西宁陕县成为国内第一个将现金补贴覆盖所有生育家庭的地方。快点一块儿看:
1、河北衡水
河北衡水委市政府印发了《衡水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进步的支持手段》,该手段自2023年1月1日试行。
公告中明确:
在生育支持方面,对女方年满35周岁且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通过辅助技术生育第一胎的,给予不高于1万元的补贴;对符合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产妇由政府给予5000元分娩补贴。
在养育支持方面,为减少家庭托育本钱,符合政策生育的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的,给予托育机构补贴,充抵托育成本,第一个婴幼儿每个人每月300元,第二个500元,第三个800至1200元。
2、陕西宁陕
陕西安康宁陕县人民政府印发《宁陕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进步推行建议》(下称《建议》),提出优化生育、养育、教育政策。建议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行。
建议明确:
对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夫妻,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补助。
《建议》还明确,对符合政策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家庭,根据二孩600元/月、三孩1200元/月的规范,发放婴幼儿教育补助,直至小孩3周岁。
3、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卫生健康委和长沙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发放三孩婴幼儿教育补贴有关事情的公告》,长沙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将一次性补贴1万。
符合条件的家庭可在生育后进行申报,生育当年未申报的,原则上可在该孩三周岁以内申请补发。
4、云南
云南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进步的推行策略》(下称《策略》),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婴幼儿教育补助。
《策略》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打造三孩教育补贴规范。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应当安排多子女家庭子女在同一幼儿园、学校就读。
5、四川攀枝花
四川攀枝花公布《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手段》,其中提到发放婴幼儿教育补贴金。
该政策手段显示,对按政策生育2、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婴幼儿教育补贴金,直至小孩3岁。依据规定,生育时间应在2021年6月12日及将来。
4、多地明确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可领社保补贴
浙江、江苏两省明确在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可以领社保补贴,在一定量上减轻了企业负担。
1、江苏
江苏人社厅也发布《 关于产假期间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有关事情的公告》,明确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为其在产假期间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公告中明确:
女职工生育二孩产假期间,根据企业为其实质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险费的50%给予补贴(不含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下同);三孩根据80%给予补贴,补贴月份从生育二孩或三孩第一天所在月份起算,共补贴6个月。
2、浙江
浙江人社厅等4部门发文,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建议明确:
女职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为其落实我省产假政策(一孩158天,二孩、三孩各188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采取“属地管理,先缴后补”方法,补贴标准为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保费、失业保险费单位实质缴纳部分的50%,从女职工生育当月起补贴6个月。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会计培训财税政策专业问答
每个人1万元奖励!9月20日截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