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孩子的辨别,不少爸爸妈妈可能坚持基本相通的规范,那就是孩子要听话,不随意犯了错误误。可是,假如大家仅仅把听爸爸妈妈、不犯了错误作为好孩子的判断标准,那可是有的扭曲了好孩子的真正含义了。
每一位父母都渴望有一个好孩子,这个好孩子就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好,甚至超出“其他人家的孩子”。学习上有非常高的自觉性,生活上自理能力非常强,爸爸妈妈交代的任务不折不扣完成,不招灾不惹祸,如此的“好孩子”现实当中真的可以找到吗?
答案是,如此的孩子可以有,但可能不是好孩子,充其量是一个坚决实行爸爸妈妈意志的乖孩子。“乖孩子”与“好孩子”,一字之差,却有不少不同,好孩子以后可以成为栋梁之材,收获爸爸妈妈的期盼,收获我们的个人价值,然而乖孩子则大概成为问题孩子。
冬冬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眼里的乖孩子,性格绵柔,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从不涉足。譬如电脑游戏、手游,别的孩子跟爸爸妈妈捉迷藏,用各种办法尝试电脑游戏的乐趣,冬冬却从不让爸爸妈妈担忧,由于冬冬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和时刻监控他的母亲。
冬冬也是一个探索欲望非常强烈的孩子,对不少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一年冬季,冬冬的父亲买回来一缸金鱼,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吐泡泡的样子特别可爱,冬冬只须有空闲就捧着小脸蛋趴在鱼缸旁边看金鱼。有一天,外面的天气特别冷,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冰。冬冬看到小鱼在水里一动不动,他伸出小手指试了一下水温,呀,水特别凉!冬冬害怕小鱼冻坏了,把一壶热水倒进了鱼缸,可是,鱼缸里并没出现他期望的小鱼欢快游动的样子,反而肚皮朝上死掉了。冬冬父亲回家,看到自己心爱的小鱼翻着肚皮死掉了,气急败坏地把冬冬揍了一顿,告诫冬冬将来不经允许不可以随意碰东西。从此冬冬再也不敢随意碰东西,变成了一个父母喜欢的乖孩子。
目前冬冬长大了,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中学生,在一群欢快活泼的同学当中,冬冬看上去有的格格不入。他整天闷着头坐在我们的座位上,同学邀请他踢足球他不去,同学邀请他交流游戏经验,他一脸茫然。冬冬只了解蒙着头学习,同学们都说他是个书呆子。冬冬没伙伴,也少有朋友,学习成绩一直不温不火。父母非常着急,我的孩子从小都非常乖,目前这是如何了?
冬冬的确是个乖孩子,或者说是一个不敢犯了错误误的孩子,由于父母从小就没给他尝试错误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可是这个过程让人为阻断了,他只能沿着父母划定的路走下去,放开手就不了解怎么样是好了。如此的孩子是否好孩子,答案不说自明。
药家鑫的悲剧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愿健忘的父母别在培养药家鑫那样不敢犯了错误的乖孩子,如此的孩子早晚会被社会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