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考试  考试动态  2020  其他  报名  准考证  复习指导  资产评估师  查分  中级会计职称 

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高加工贸易进步水平的建议

   日期:2024-01-03     作者:智学网    浏览:580    
核心提示: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高加工贸易进步水平的建议商贸发〔2023〕3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工贸易对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协调进步具备要紧意义,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提高国内在全...

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高加工贸易进步水平的建议

商贸发〔2023〕3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加工贸易对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协调进步具备要紧意义,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提高国内在全球产业链Supply chain地位的要紧贸易方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加工贸易水平,支持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区域梯度转移,促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进步,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经国务院赞同,现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拓展高附加值商品加工贸易

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策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进步,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技术溢出用途,促进产业集群进步和优化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研发成本税前加计扣除等打折政策,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提高制造水平和商品附加值。鼓励地方借助现有资金政策,进一步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核心技术研发革新。(国家进步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保税修理业务进步

动态调整综合保税区修理商品目录,尽快将飞机发动机短舱、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等商品纳入目录范围。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拓展本集团国内销售的自产商品保税修理业务,修理后返回国内,不受修理商品目录限制。允许国内待修理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修理,直接出口至境外。在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健全综合监管策略、明确全链条监管机制等条件下,以试点方法推进综合保税区内企业拓展修理商品目录范围外的保税修理业务。颁布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修理管理规定,支持区内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参照综合保税区修理商品目录及有关需要,拓展飞机、船舶、盾构机等大型装备“两头在外”保税修理业务。(商务部牵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其他地区保税修理试点

在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外,加快支持一批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自产出口商品“两头在外”保税修理试点项目。在对已拓展试点项目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再支持一批有条件的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企业拓展非自产商品“两头在外”保税修理试点。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果明显的苏州、东莞、天津滨海新区进行“两头在外”保税修理试点,在信息化管理软件完备、可与生态环境和海关等部门达成联网管理的首要条件下,由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拟定多部门综合监管策略,打造全链条监管机制,参照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修理管理规定有关需要,支持企业拓展有关业务。(商务部牵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大梯度转移载体建设

优质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载体,健全动态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分类指导。加强宣传力度,持续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和东北区域转移。支持拓展政策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好经验容易做法复制推广。(商务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对符合条件的梯度转移载体项目,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给予支持。(国家进步改革委、财政部,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结合地方进步需要,优先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保税监管场合。(海关总署牵头,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外汇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健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对接合作机制

拓展中国加工贸易商品展会功能,塑造线上线下正常的状态产业对接服务平台,线上打造各地方专栏,宣传推广投资环境、发布转入转出项目信息等,线下组织梯度转移对接交流活动,促进地区投资合作和产业对接。支持贸促机构、行业商协会等组织有意向的企业拓展投资考察、交流对接等活动。(商务部牵头,中国贸促会,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对边境区域支持力度

支持广西、云南等有条件的边境省区借助沿边现有平台,发挥当地产业优势,承接特点食品、服饰鞋帽、电子信息等加工贸易产业。支持边境省区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保障陆路口岸货运物流高效畅通,持续提高口岸过货能力,为加工贸易进步塑造迅速外贸物流通道。(国家进步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财税政策支持

统筹用好外经贸进步专项资金等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途径,进一步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全方位落实境外投资者以分配收益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推行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西部区域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等,落实相应税收打折政策。(国家进步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大金融政策支持

鼓励银行机构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及进出口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优化健全外汇衍生品和外贸人民币业务,更好满足包含加工贸易企业在内的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和外贸人民币结算需要。鼓励各地加大对中小微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避险方面的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强化交通物流与用能保障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强化外贸物流运输保障。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地方进步需要和重点项目布局,优化中欧班列开行布局,提高开行效率。支持国际航空运输向中西部和东北区域重点城市增加货运航线和班次。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与线路布局,促进多式联运优质进步。鼓励中西部和东北区域加强支持力度,减少加工贸易企业国际物流运输本钱。(交通运输部、国家进步改革委、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优化分时电价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强化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的用能保障。(国家进步改革委,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满足多层次用人需要

支持地方整理有关教育培训资源,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塑造制造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培养优质产业工人。引导校企联合拓展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企业“量身打造”技术技能人才。举办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企业和劳动者供需对接平台。鼓励地方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减少有关人才认定的规范门槛,调减引进人才享受打折政策的限制条件,支持高技能人才享受就业、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保障服务,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1、支持拓展国内市场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地方拓展有关业务人员培训、宣传推广、信息服务等,为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提供人才、途径等支持。支持企业投保多元化的保险商品,提高保险对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的保障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2、优化加工贸易管理与服务

依据行业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进步实质,当令调减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中止对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采取担保管理手段至2025年,将加工贸易不作价设施监管年限由5年缩减至3年。革新海关监管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作业手续。(商务部、海关总署牵头)

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度看重提高加工贸易进步水平。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健全配套政策,打造部门间联系配合机制。各地方要结合实质细化具体手段,切实抓好组织落实,为加工贸易健康持续进步打造好政策环境。


商务部

国家进步和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生态环境部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金融监管总局

2023年12月25日

更多推荐:

专业问答会计培训财税政策

 
 
更多>会计职称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会计职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