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卫计委、北京防盲办日前主办的“爱眼日”活动上,同仁医院院长王宁利透露,“小眼镜”已向前推进到小学生中。据统计,三年级学生的近视发生率已超越20%,小学五年级的近视眼患病率更是达到40%以上。
6月6日是第22个全国“爱眼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保护孩子视力,不少父母开始纷纷为孩子探寻护眼利器,譬如投影仪、蓝光眼镜等,为的是躲避“蓝光”的害处。据悉,作为可见光的要紧组成部分,蓝光波短、能量高,可以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中央最敏锐的黄斑区。
“青少年近视的根本缘由在于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市防盲办主任胡爱莲表示,目前孩子们很多的时间都是念书、写字、看漫画、打游戏与看手机和iPad,都是近距离用眼,长期如此会致使睫状肌痉挛,促进了近视的进步。“任何利器都不可以起到绝对保护用途,真正有效的做法是降低孩子们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或用电子商品持续时间最好在20至25分钟之内,就要让双眼休息一下,最长低于40至45分钟。”
“近视眼低龄化说明很多孩子在婴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了,而这个年龄正是应该好好玩耍、开发智商的时候。”王宁利表示,在户外活动中“目”浴阳光,可有效预防近视。一方面紫外线的照射可让皮肤合成一些维生素,其次,户外活动时看远处较多,降低了双眼的负荷。他建议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尤其是户外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训练的体育活动,降低近距离长期用眼。(记者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