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宝鸡中考改革推行策略(试行)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学知猫    浏览:471    评论:0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国发〔2014〕35号)和省教育厅《陕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范改革推行建议》(陕教规范〔2017〕9号)、《陕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推行建议》(陕教规范〔2017〕10号)和《陕西初初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国发〔2014〕35号)和省教育厅《陕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范改革推行建议》(陕教规范〔2017〕9号)、《陕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推行建议》(陕教规范〔2017〕10号)和《陕西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行建议》(陕教规范〔2017〕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质,拟定本推行细节。

  1、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进步,培养兴趣喜好,为学生进一步进步打好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持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推进普职协调进步;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推进教学、考试、招生有机衔接;坚持公平公正,不断优化规则程序和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平等升学机会。

  2、总体思路

  坚持多元评价和择优录取相结合,全方位推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继续实行计划管理、在线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录取,打造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监督有力的招生管理机制;继续将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按肯定比率向薄弱初中分配,推行定向招生;招生计划、录取信息面向社会公布,同意社会监督,全方位达成阳光招生。

  3、考试报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需要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初中学校学生需要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应届生在就读学校在线报名。社会年轻人和在外地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宝鸡籍学生在户籍所在县区考试管理中心进行资格审察后在线报名。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职员随迁子女,符合报名要求的可在就读学校报名。

  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同时打造电子考籍档案和纸质考籍档案,电子考籍档案由市、县区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建,纸质考籍档案由毕业学校负责管理。

  各初中学校要为每一个学生打造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真实靠谱,便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用。

  4、计分科目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为“4+4”模式:以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作为基础录取计分科目,同时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作为录取计分科目。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对应科目成绩并计入录取总分。

  非计分科目的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需要达到合格及以上,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控制标准。

  具备自主招生资质的高中学校,在统一的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基础上,可依据自己办学特点和自主招生需要确定1|2科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或确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部分指标作为自主招生的要紧依据,在规定地区内招收各科成绩合格的学科专长生,具体方法和录取细节须提前向社会公布。

  无综合素质评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学校不予录取。

  5、招生计划

  1.各县区教育局依据教育事业进步需要,按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确定普高招生计划建议数。市教育局依据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普职比率大体相当等需要,审定后下达到各县区,由各县区教育局下达到公民办高中学校。招生计划面向社会公布。对年检不合格、不拥有招生资格的学校不下达招生计划。

  2.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分为统招计划、定向计划。一般普高和民办普高均为统招计划。

  3.继续实行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各县区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计划按本校统招计划的50%编制,定向分配到县域内各薄弱初中。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阶段一直在中考报名学校就读的具备我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宝鸡中学定向招生按原政策实行。

  4.具备艺术体育专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可招收艺术体育专长生。艺术体育专长生招生计划纳入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

  艺术、体育专长生招生继续实行在线报名、统一专业测试,艺术专长生测试工作由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推行,体育专长生专业成绩使用中考体育考试成绩。

  5.普高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所有高中不能超计划招生。

  6、招生范围

  宝鸡中学、姜城中学继续面向全市提前单独招生。其他高中根据属地原则,面向本县区、本学区招生。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市教育局指导各县区依据高中招生计划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成绩划定县区公民办普高分数线。普高不能录取未达到分数线的考生。

  7、志愿填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达到普高分数线的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登陆指定网站填报志愿。民办高中不填报志愿。

  1.提前单独录取志愿。中考成绩达到宝鸡中学分数线的全市考生均可填报宝鸡中学,宝鸡中学定向招生的生源初中考生还可填报宝鸡中学定向志愿。通过全市艺术专长生专业测试、体育成绩达到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均可填报姜城中学。考生填报宝鸡中学、姜城中学未被录取,不影响被其他高中录取。

  2.县区高中统招志愿。考生按初中毕业学校或按户籍选择填报一个县区内的1|3所高中。

  3.县区高中定向志愿。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生源初中校符合定向生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填报定向志愿。

  4.艺术、体育专长生志愿。通过全市艺术专长生专业测试的考生,可填报姜城中学艺术专长生志愿,或填报所在县区具备艺术专长生招生资格的高中志愿。体育成绩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可填报姜城中学体育专长生志愿,或填报所在县区具备体育专长生招生资格的高中志愿。未填报艺术、体育专长生志愿的考生,一律不能作为艺术、体育专长生录取。

  5.移交到地方政府的原企业子校所在企业的职工子女,实行县区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协议,有关考生可按协议填写原企业学校。

  6.宝鸡一中考生在金台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可填报金台区高中,也可按户籍所在地填报所在县区高中。

  7.高新区所属六镇初中学校考生按户籍或者按学校原来隶属关系填报所在县区高中。宝鸡高新中学、宝鸡高新第一中学考生可按学校所在辖区填报渭滨区高中。

  8.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县区公办高中实行寻求志愿规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据公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8、新生录取

  1.录取方法。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由县区教育局和考试管理部门依据学生成绩和志愿信息,统一实行网上录取。录取结果在指定网站公布。

  2.录取原则。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综合评价,关注专长;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宏观调控,微观调整;阳光招生,公开公平。

  3.录取依据。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高方可录取。考生计分科目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较高者。

  4.加分政策。严格清理和规范招生加分项目,完善加分资格审核公示规范。学生的体育、艺术等方面专长和表现不再单独加分,全部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结果中体现。

  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经审察属实的,可在总分上加5分参与录取(宝鸡中学下延一档录取)。

  军人子女考生的加分分值根据教育部最新政策实行。

  5.录取规则。依据考生志愿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根据“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填报寻求志愿参加补录。

  (1)宝鸡中学、姜城中学提前录取。

  (2)县区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录取。公办高中由各县区教体局统一网上录取。民办高中根据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录取结果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审核。

  (3)艺术、体育专长生录取。艺术专长生按专业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之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体育专长生按中考体育成绩划定专业合格线,凡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按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9、高中学籍

  录取工作结束后,县区教育局和高中学校根据录取结果,对录取学生签发《普高录取公告书》。学生持录取公告书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高中报到。任何高中不能私自招生,不能接收无高中录取公告书的学生。

  市教育局依据普高录取结果,直接生成高中一年级新生学籍信息。各县区教育局和各普高依据市教育局下发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学籍信息,核实学生报名状况,在规定时间内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打造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市教育局报省教育厅备案。

  未被正式录取的学生无全国统一的普高电子学籍,不可以获得普高学业水平考试考籍,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

  10、保障手段

  1.加大组织领导。宝鸡普高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负责普高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普高招生的组织、推行、协调和监督。各县区普高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打造和健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机制,严格落实招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推行和社会稳定。

  2.打造公示规范。市、县区教育局向社会公示高中招生策略、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严格推行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中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3.完善监督机制。市、县区教育局在招生期间向社会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设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主动同意社会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加大监察督查。

  4.加大政策宣传。各县区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手段,广泛宣传《宝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范改革推行策略》,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开通咨询电话等渠道,为考生和父母释疑解惑。初中学校要切实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和服务。

  5.严肃招生纪律。严格禁止普高学校擅自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地区招生,坚决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严格禁止用借读、试读、跟班随读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行为;坚持依法治招,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6.保障合法权益。各县区教育局要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利,保证回户籍所在地考试报名的本县区和外地回陕应届毕业生参加考试和同条件录取。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