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至上的想法还是影响着不少的学生及父母,因此一些学生比较容易由于成绩的好坏导致情绪的波动,紧急的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资料显示20%的高考考试存在考试前焦虑综合征。
一次考试没考好 女生变得歇斯底里
在老师的眼里,小迪(化名)自尊心最强,每次考试成绩都格外看重,成绩稍有不认可就会立刻表现出烦躁、易怒。好在平常小迪学习非常不错,几乎每次考试都排在前三名。
由于成绩优秀,小迪也成为了妈妈的骄傲,每次孩子考完试小迪妈妈总要挨个跟邻居亲戚说个遍,吹嘘女儿有多么多么的好。可是,就在不久前一次高考考试前的模拟试题中,小迪却发挥失常,班级排名掉到二十名之后,自此小迪情绪变得非常不稳定。以前不喜欢说话的小迪常常跟爸爸妈妈吵架,爸爸妈妈极为平时的一句话都可能引起她歇斯底里地喊叫,而且常常指责爸爸妈妈的关系、习惯。
第三考试后小迪仍然没考好,从那开始小迪告诉爸爸妈妈不念了,无论如何劝说,都动摇不了她。
太要强、妈妈爱炫耀 让女生感觉成绩至上
沈阳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心理医师陈爽介绍,小迪对爸爸妈妈态度的改变其实是自己内心冲突、矛盾的转移。
因为太要强,小迪同意不了考试失误,又由于妈妈一直对外人吹嘘我们的成绩,久而久之在小迪心里面形成了成绩至上的想法,觉得只有成绩好才可以证明自己,才能得到妈妈的一定。
由于如此考试失误后,小迪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也失去了信心没了学习的后劲。因此借此将自己平常对爸爸妈妈的不满全都发泄出来,其实这是将我们的内心冲突转嫁的一种表现。
因考试失利出现心理疾病的考生不少
陈爽感觉,小迪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对待她的态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她妈妈也会跟她说即便考不好也没事,但她向邻居炫耀的行为还是在向孩子传递着成绩非常重要的信息。
临中高考考试前,由于考试失利出现情绪问题甚至形成心理问题的考生不少见。
陈爽介绍,在考试前考生由于过分关注学习,处于一种特殊的应激状况。
这段期间考生对于外面给与的重压也非常敏锐,爸爸妈妈对于他们成绩的过多的期待非常可能转化为考生的重压,一旦这个重压超越考生可以承受的度,就会干扰到考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妨碍考生考试的发挥。
有些学生平常学习很好,一考试就发挥失常,大概是由于把成绩看得太重,除去自己性格,家庭的需要影响也非常大。
专家想办法
考生要有计划
父母不要打造紧张环境
陈爽也提醒,防止情绪受成绩的摆布,作为考生在整个备考阶段要拟定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关注点应该放在我怎么样完成而不是我能否完成,如此即便某次成绩不理想也可以从计划内找出缘由,当令地调整学习计划。
作为考生父母,要引导孩子对成绩、升学有正确的认识,而这种引导不是依赖临考试前几句安慰的话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长久累积起来的。
虽然父母紧张高考考试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陈爽提醒父母应该维持外松内紧即不要打造出对高考考试过于紧张的环境,而且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而具体的做法就要因考生而异,哪种关心是孩子可以同意的,要建议在父母对孩子的充分知道之上。
体育训练、听音乐、冥想能够帮助缓解焦虑
虽然距离高考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过刘长辉觉得即便从目前做起也可以改变考生考试前焦虑的状况,能够帮助高考考试的发挥。
第一点,端正对于高考考试的态度,应该把高考考试看做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第二点,考生及父母都要认识到高考考试前紧张是势必的,要掌握同意紧张,不要一紧张就变得慌乱。
第三点,坚持适度的体育训练,体育训练也是一个自我放松的过程,即便在高考考试前也不要把100%的精力全放在学习上。
第四点,掌握放松性冥想,学习劳累时闭目幻想下蓝天、海风海浪、草地等美好的画面,来缓解心里的重压。
第五点,在学习间歇可以听些舒缓放松的音乐。
第六点,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假如自己没办法缓解,应准时向专业的心理大夫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