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2025年高考考试复习高中历史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日期:2025-02-09     来源:www.jiaxuema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67    评论:0    
核心提示: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  走我们的路(探索、曲折、前进);两头较好,中间较差  1956至1976年,是新中国全方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规范基本打造后,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中国人民走我们的路...

  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
  走我们的路(探索、曲折、前进);两头较好,中间较差
  1956至1976年,是新中国全方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规范基本打造后,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中国人民走我们的路,独立探索合适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探索中仍获得了具备开创性、奠基性的伟大收获,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基础。
  1.政治上: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好开端。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1957年将来,因为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顷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规范在国家政治日常的地位和用途削弱,但正确路线占据主导地位。
  2.经济上: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需要改变国内经济文化落后情况的常见愿望,但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与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国民经济比率紧急失调,出现了19591961年紧急困难的局面。为克服困难,1960年冬,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升的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常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要紧调整。调整非常快获得要紧成就。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越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的,很大地激起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毛泽东作出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三线建设策略布局。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国内六七十年代经济建设进步的要紧指导思想。
  3.思想文化科技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进步;提出双百方针,文静与科研事业得到进步;毛泽东提出全方位进步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研制出原子弹,导弹技术也得到进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出现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备特定内涵的年代精神(崇尚劳动、敬业诚信、精益求精、敢于革新),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环境,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有关心、互相爱惜、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这很大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4.对外关系上:20世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预的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取得了这类国家的友谊和信赖,也取得了好的国际声誉,出现了以与亚非拉独立民族国家建交为基本特征的建交高潮。同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达成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美关系依旧紧张,中海外交环境恶化。
  文革时期(19661976):左的错误进步到顶峰
  1.政治上:左倾错误泛滥,以阶级斗争为纲,酿成长达十年的政治大动乱,民主与法制遭到很大破坏。
  2.经济上: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干扰,但因为周恩来的调整、邓小平的整顿,与广大干群自觉抵制左倾错误,1973年和1975年状况较好,经济建设还是获得了肯定收获。
  3.思想文化上:个人崇拜风靡;双百方针未能贯彻,科研与文静事业遭受摧残;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法,教育事业遭到紧急冲击,人才出现断层;科技成就丰硕(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很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4.社会生活上:简单、朴素、单调;政治性、革命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5.对外关系上:70年代,国内外交上达成了重大突破,中海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赞同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打造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达成正常化,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变。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
  1.政治上:社会秩序渐渐趋于稳定;推行两个但凡,左倾错误仍然影响中国。
  2.经济上:国民经济得到一定量的恢复,但呈现徘徊中前进的特征。
  3.思想文化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伤痕文学风靡一时;1977恢复高考考试规范,召开1978全国科学大会,为科学教育事业复兴奠定了基础。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办法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