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

   日期:2020-11-06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80    评论:0    
核心提示:进入高中后,大量新生有如此的心理落差,比自身成绩出色的大有人在,极少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

进入高中后,大量新生有如此的心理落差,比自身成绩出色的大有人在,极少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况。下面是我们给大伙带来的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欢迎大伙阅读!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篇1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理由及评价

1、起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需要,提出我们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造成教育和学术范围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进步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部分学者和思想流派,被叫做“诸子百家”。

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进步的要紧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进步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觉得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保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护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要紧代表人物。孟子进步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概括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愈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觉得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所有要顺应自然,倡导清静无为、满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大家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庄子,继承和进步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使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升到极点,迎合了打造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动向。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篇2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势必性和条件。

2、秦始皇打造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手段。

3、从正反面剖析秦亡汉兴的理由。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用途。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的道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12、秦汉是对后世具备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国内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征。怎么样理解?有那些史实?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篇3

一、“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

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定义:一流的地主阶级常识分子,从封闭状况中走出来,摒弃传统的夷夏观念,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

3.影响:引导大家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主张: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挽救清朝封建统治。

4.定义: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

5.意义: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派:

背景:洋务运动的拓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主张:经济上主张进步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常识;政治上主张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没形成完整理论;没付诸实践。

2.晚期维新派: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族危机紧急;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主张:

①康有为: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经学外衣,使用孔子来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③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偷窃国”,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存活”。

实践:1898年发动戊戌变法,但最后结果失败。

影响: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时尚。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4

1、夏商政治规范的内容:

中央: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测算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

侯、伯

夏商政治规范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规范,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益于生产力的进步。

2、西周的分封:

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时候帝王的后代

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影响:

积极影响:加大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区域,扩大统治地区,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4、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大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备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规范。

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益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篇5

罗马法的由来与进步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后完成。

2、【罗马法】

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倡导法律面前公民每人平等

局限性:保护奴隶规范,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妇女权利受限

性质: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国内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

巩固资本主义规范的有力思想武器。

影响深远的理由:1.统治范围广,传播远

2.比较健全,系统性,逻辑性强,法理精深

3.有一些人类一同准则

4.产品经济的进步,使之不断修正

5.其发达是罗马统治者尊重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有关文章:

★ 2021历史水平考必背要点

★ 2021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

★ 历史高考考试要点总结概括5篇

★ 历史水平考要点概括2020

★ 历史高考考试必背要点大全【5篇】

★ 2020历史水平考高中要点概括

★ 2020高一最新历史要点整理总结五篇

★ 高二历史会考要点整理【5篇】

★ 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要点整理

★ 2020政治考试必背要点甄选五篇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