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2021历史学业水平检测要点总结

   日期:2020-11-06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19    评论:0    
核心提示:高中阶段学习困难程度、强度、容量加强,学习负担及重压明显加重,不可以再依靠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

高中阶段学习困难程度、强度、容量加强,学习负担及重压明显加重,不可以再依靠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身主动获得常识、巩固常识的能力,拟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是我们给大伙带来的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欢迎大伙阅读!

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篇1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1、主要思想

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靠外面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觉得“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爱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样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坏处,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常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倡导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觉得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范围,势必会述乱而无所收获。

2、庄子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汉族,蒙人。是国内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开创者。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让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篇2

显著特征:

第一,首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自然科学的新进步,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进生产力进步的一个要紧原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一流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创造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愈加广泛,进步也比较飞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一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首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讲,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部分国家既可以吸收首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又可以直接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进步速度比较飞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飞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些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篇3

一、汉朝

1、中朝: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造成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以外,削弱了相权,加大了君权。

2、刺史规范:汉武帝年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地区,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隋唐

1、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和实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用途: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大了君权。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相互合作,提升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唐将来,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规范。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规范。因为使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进步性:a.科举规范破除去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职员的出处,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升创造了条件。b.这种规范也促成了常见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法,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肯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少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作为具备鲜明中国特点的选官方法,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掌权者可以控制的范围之中的规范。

三、宋朝

1、设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了宰相财权;

4、设枢密院掌军政,分割了宰相军权。

四、元朝

1、中央:设中书省作为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2、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大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篇4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进步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愈来愈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深思人类自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强调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所有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常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期望重新打造大家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规范。

提出“美德即常识”的思想。

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无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教育对美德同样要紧,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身灵魂之内已有些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要紧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依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根据出身,把每一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大量错误,但他鼓励大家独立理性考虑.为理性主义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大量学术范围获得了卓越的收获,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篇5

1、夏商政治规范的内容:

中央: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测算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

侯、伯

夏商政治规范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规范,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益于生产力的进步。

2、西周的分封:

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时候帝王的后代

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影响:

积极影响:加大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区域,扩大统治地区,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4、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大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备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规范。

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益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021历史学业水平检测要点总结有关文章:

★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概括2021

★ 2021历史水平考试要点五篇

★ 2021年历史水平考要点总结

★ 2021历史水平考必背要点

★ 2021高中历史水平考要点

★ 历史要点概括高中水平考

★ 2021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

★ 2021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要点概括

★ 2020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

★ 2020化学学业水平考要点甄选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