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方法
累计折旧是企业固定资产在其用过程中,因磨损、技术进步等缘由致使的价值降低,根据肯定办法计算并记录的累计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一般作为固定资产的一个减项,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具体来讲,累计折旧会列示在固定资产项下的“累计折旧”或“折旧累计”科目中,与固定资产原值相对应。如此,资产负债表的读者可以明确地看到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与净值,从而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资产情况。
比如,假设某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0万元,那样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下将显示如下:
固定资产原值:1000万元
减:累计折旧:400万元
固定资产净值:600万元
通过这种方法,累计折旧的列示不只帮助财务报表用户知道固定资产的折旧状况,还为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情况提供了要紧信息。
容易见到问题
累计折旧会不会影响企业的净收益?答:累计折旧本身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净收益,但每年计提的折旧成本会作为本钱成本计入损益表,从而影响当期的净收益。累计折旧则是这类折旧成本的累计总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累计折旧是不是需要每年调整?答:累计折旧一般无需每年调整,但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评估、处置或报废时,需要对累计折旧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假如固定资产提前报废,需要将剩余的累计折旧从账面上冲销。
累计折旧能否恢复?答:累计折旧一旦计提,一般不可以恢复。但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如固定资产的用法寿命延长或价值恢复,企业可以重新评估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并相应调整累计折旧。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