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中,预缴、汇缴和清缴,对应了不一样的阶段,纳税人税务处置的重点和重心也有所不同。
预缴,指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根据月度或者季度的实质收益额申报缴纳税款。根据月度或者季度的实质收益额缴纳税款有困难的,可以根据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申报缴纳,或者根据经税务机关认同的其他办法缴纳。
汇缴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汇算,是汇算清缴的简称,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质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根据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依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清缴,通常还会与清算结合起来理解。清缴比较倾向于纳税人平时办税时口语化的说法。清算,则是源于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说法,具体指企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不再持续经营,发生结束自己业务、处置资产、偿还债务与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财产等经济行为时,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预缴、汇缴、清缴虽然都是企业所得税交税申报方法,但“缴”的情形并不相同。以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申报为例,三者有什么区别主要体目前四个方面:
——申报阶段不同。通常来讲,企业先按季、按月进行预缴,至纳税年度终了再进行汇缴申报;而清算环节的清缴是纳税人依法清算时,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进行清算申报。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发生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按规按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交税期限不同。企业办理预缴,应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提交申请;办理汇缴则是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即每年的5月31近日)或实质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清缴环节的清缴是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申报企业所得税。
——计税依据不同。通常来讲,预交税款是以企业当月或当季实质收益额为基础进行申报,或是根据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确定。汇缴则采取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直接法,按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与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应纳税额;另一种是间接法,以会计收益进行税会差异调整,计算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应纳税额。清算环节的清缴是对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税、股息分配等事情的处置,即以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买卖价格,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成本、有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为清算所得。
——申报表不同。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月度、季度预缴申报时,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月度、季度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8年版)》(2020年修订);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汇缴时,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跨区域经营大全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方法》的跨区域经营大全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进行月度、季度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申报。居民企业清算,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会计培训财税政策
2023年留抵退税怎么样办理?操作引导来了
收到这种发票后,千万不要傻傻的直接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