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中国人的IQ是什么样的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40    评论:0    
核心提示:尽管多数中国人1980年代将来才接触IQ定义,但智商测试办法早在1917年就传入中国。1917年京师教育报上,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藤礼云关于比奈|西蒙智商测试的介绍文章,并附上部分测试目。

  尽管多数中国人1980年代将来才接触IQ定义,但智商测试办法早在1917年就传入中国。
1917年京师教育报上,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藤礼云关于比奈|西蒙智商测试的介绍文章,并附上部分测试目。下面记者为你整理中国人的IQ,期望能帮到你。

  中国人的IQ

  当时智商测试的介绍以翻译为主。中国最早的智商测验尝试,是1918年瓦尔克特用斯坦福|比奈智商量表测验清华的学生。两年后,南京高等师范开设心理健康测试课程,合法的IQ测验出现。随后,比奈量表、美国陆军IQ测试表等被翻译过来,在20年代盛行一时,报刊杂志常常出现智商小测验的题目。

  非常快,中国部分学校也各自开始智商测试。
1921年,安徽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对学生进行了智商测试,考试试题选自比奈|西蒙测试表。
1926年,厦门集美学校对女小学部的一次智商测验,并将结果发布在《集美周刊》上。

  《集美周刊》截图。T分数为特曼测试,B分数为比奈|西蒙测试。此时的IQ测试只不过在一些学校出现,分布非常散。报刊上虽然时常出些智商小测验,但合法的IQ测试远没普及。
1931年,中国测验掌握成立,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地的IQ测试。

  但这种势头非常快被打断。
1949年后,中国心理学界开始同意辩证唯物主义和苏联心理学改造,反右期间,IQ测试由于是资产阶级方向心理学遭全方位暂停。
1965年,姚文元在《光明日报》撰文,批判心理学为资产阶级伪科学,虽然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美国年轻人也在严厉指责心理学为种族主义帮凶。

  高考考试恢复后,为研究中国科大等少年班的神童现象,学界重启了IQ测验。
1980年代初,韦氏成人智商量表和斯坦福|比奈测验表的中国版拟定出来,成规模的IQ测试变为可能。

  对民众来讲,对IQ的认知更多的源于大众传媒。
1980年代中期开始,报刊和电视上IQ定义不断提及,大家将IQ作为智商的近义词,用以表示聪明,机智。

  不过,中国人对IQ测试一直不曾狂热过。中国人所熟知的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想法。而爱因斯坦一连做了三个小板凳的故事,也曾进入小学的教科书,以此告诉学生们勤能补拙。

  而情商定义一经传入中国,就飞速替代IQ,成为讲解成功者的非常重要特质。虽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开始自由流动,但传统熟人社会中的背景和关系仍是当下的典型话语,人脉互联网被视为是改变命的最主要渠道。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也不打造在超众的个人能力之上,而更强调个人为集体所作的牺牲。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