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早晚气温的变化渐渐变大,各种疾病的发生也愈加频繁,特别是秋天腹泻的孩子明显增多。秋天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主要通过飞沫和消化道两个路径传播,现在还没特效药物治疗。
6个月至2岁的孩子最易得秋天腹泻,不少父母都非常关心,要如何做才能科学有效地预防小儿秋天腹泻呢?
解释说明
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天幼儿腹泻最容易见到的病原,又称“秋天腹泻”。北京区域多发生在10—11月,呈散发或小时尚,夏天也有散发病例。
症状
小儿秋天腹泻的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幼儿,4岁以上儿童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发病初期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三多”现象,即量多、次数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不过,秋天腹泻虽然来势凶猛,但其本身自带病毒自限性,只须做好预防和护理,父母也不需要过于担忧。
传播
秋天腹泻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传染性强,可以在家庭内和医院飞速传播。
治疗
小儿一旦发生腹泻,父母应注意察看孩子的精神、面色、大便次数、性状及尿量。无论病情轻重,父母应带患儿到医院就医,最好同时带去一份新鲜的大便,排便1个小时内准时无误地送化验检查,使大夫作出正确诊断。若小儿有精神改变(烦躁、精神弱)、四肢发凉、口干、泪少、尿量明显降低、眼睛闭不拢、前囟和眼窝凹陷等状况,应飞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轮状病毒肠炎一般预后好,为自限成人两性疾病自然病程3—8天,少数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