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高考考试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以往大家备战高考考试作文,多从文体和命题形式的角度考虑。其实,从高考考试作文可能的命题内容这一角度来备考,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本次介绍的“人与自然”类作文颇具现实意义,契合当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同学们应引起足够的看重。
“人与自然”类作文的三个话题
依据笔者的认识,“人与自然”类作文主要涉及三个话题。
1、赏析自然,表述自然之美
《普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要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平时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大家不难理解为何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程中都有很多自然风光类的文章了。大家生活在神奇而漂亮的大自然中,自然界蕴含着各种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阳刚美和阴柔美兼而有之……大家不只要将足迹留在山水里,还要用我们的彩笔描绘大自然的如画风光。
2、体悟自然,书写自然美景引发的生活感怀
著名诗人徐志摩在名篇《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道“只须你一个人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大自然“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须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
3、敬畏自然,深思生态的恶化,呼吁人类善待万物
有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曾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类是大地。但大地不是人类。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大家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块。生命之网并不是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互联网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所有,最后会干扰到这个互联网,也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确,大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法。
总之,“人与自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热门话题。写作这一类的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常常到大自然里去感受它的奇妙,并在注意观察的基础上认真考虑;②采集、筹备一些与生态保护、环境恶化有关的素材,素材无需太多,但需要有典型性;③多读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自然”类美文,阅读后可使用类比、联想等方法学写数篇文章,以渐渐提升自己作文的底蕴;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从而确保作文立意积极向上。
习作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需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球诞生到今天,已有46亿年。46亿年的漫长岁月。才造就了今天这么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人类赖以存活的世界。
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愚蠢地毁坏赖以存活的环境:乱砍滥伐原始森林,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盲目开采地下矿藏,肆意排放工业废水……于是水土流失了,绿洲消失了,土地沙化了,气候恶劣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今天,大家才发现保护环境的要紧意义。
需要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能抄袭。
人,真的非常聪明吗徐宗璐
人类从亘古的荒原走来。一直走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人类从愚昧落后的部落走来,一直走到文明和开化的现代社会。这一路高歌猛进,无不说明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不愧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近几百年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蒸汽机、电、核能……这所有的所有,不断显示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然而。仅凭这部分。就能断言人类是最聪明的吗?就能断定目前的世界优于过去,并预测将来的世界肯定更美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不可以!
仰望天空。候鸟凄厉的叫声,带来远方战火依旧的消息:驰骋高原,再难见到藏羚羊奔跑的矫健身材……这所有,又是哪个造下的孽?
很多的事实告诉大家,有很多人只遭到功利的影响。而没同意智慧的.启蒙。近代的战争多数已不单纯为了正义,更多的是为了物欲和私利。这充分暴露出人性中贪婪、自私和暴戾的一面。有的国家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用贫铀弹等杀人武器,丝毫不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致使受难区域的无奉百姓患癌症等疾病的比率大幅度上升。这不止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沦丧,是彻头彻尾的
犯罪。还有,因为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导致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类型大幅度降低。300亿年前地球上大约有25亿个物种,目前仅存1亿个左右。在已灭绝的约24亿个物种中,有60%是20世纪灭绝的。从17世纪起,动物的灭绝进入了加速时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目前仅存的约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两年灭绝1种,兽类每一年就灭绝1种。以后的趋势是:植物可能以每小时1种的速度灭绝,动物可能天天降低1种。我不禁想问,仅有些这部分物种在地球上还能支撑多长时间?大海雀、渡渡鸟、旅鸽、卡罗莱纳鹦鹉、高加索野牛……这部分早已让人类灭绝的动物,假如可以复活的话,大家从它们眼中看到的将是平和、善意,还是愤怒与敌意?事实上,目前连看一看敌意的目光也成了一种没办法达成的奢望。
人类只不过地球生命之网上的一段绳索,人类施之于这“网”的,也是人类施之于我们的。人类的文明已经让这张“网”变得千疮百孔。人类用科技来预防小行星将地球“咬”出一个缺口,是聪明的,但自己将这张生命之“网”撕扯得破败不堪。那就不可以不说是糊涂之极了。或许有时残缺是一种美,但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来讲,残缺决不是美!大家需要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地球。造物主给了人类一个漂亮的星球,人类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与地球和谐相处。
21世纪的钟声早已敲响。可大家是不是应该将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人类的所作所为放在一架一头是聪明另一头是愚蠢的天平上称一下,看看哪一头会更重?可能,对于将来世界而言,如此做能使大家免生很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