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作文是年代的影子,它把年代的影响留存下来。
融会新思想、突出年代主题,讲好中国的改革故事,作为今年高考考试作文命题的一个鲜明特征,在多道作文题中有明显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考试命题专家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不只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今年的高考考试作文就充分发挥和体现了明显的导向功能,致力于让考生讲好改革故事,凸显年代主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考试命题专家举例说,全国Ⅲ卷作文甄选了三条标语口号,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国家进步阶段的演变和进步方法的变迁。
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历史任务与年代精神的最强音:“时间就是资金,效率就是生命”,代表着改革开放之初大家告别贫穷与大锅饭,对速度和效率的渴望与追求;“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反映了新世纪后着重环境和生态保护、追求科学与和谐进步的理念与态度;“走好大家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则显示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年代这个比以往更接近“中国梦”光明前景的要紧时刻,是对历史使命和责任的强调与召唤。
综合起来看,三条标语口号背后是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进步三部曲,可以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同时,帮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前辈们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年轻人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事实上,除去突出时政性以外,对于考生的年代性关照,是今年高考考试作文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今年参加高考考试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是名副其实的“世纪婴幼儿”。2020年是“世纪婴幼儿”步入成年、接力“追梦”的开始,高考考试则是他们开启这段生活新征途的“成人礼”。
不仅仅是全国卷体现了如此的特征。北京作文题“新年代新年轻人——谈在祖国进步中成长”,也体现了鲜明的年代特点。除此之外,像北京卷“绿水青山图”和浙江卷“浙江精神”等作文题,也都面向年代的宏大主题,立意空间广阔。
北京第二中学高级教师刘智清剖析说,“新年代新年轻人”这道作文题关注到本届考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成长的这18年,也是国家迅速进步的18年。这一过程中的自己是怎么样成长的,所思所想怎么样?作为“新年代新年轻人”,考生肯定有话可说。小到身边事,大到国家事;小到日常衣食住行的变化,大到国家的建设,都可以引发考生对我们的成长与祖国进步的考虑。“绿水青山图”需要考生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将来美好生活的建设既关乎考生自己进步的前景,也正是他们应有些担当和责任。考生完全可以发挥主人翁精神,放开手脚,积极创作。
在北京丰台二中特级教师陈维贤看来,今年高考考试的这几套作文题,最大的特征就是把个人和年代、国家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奋斗和年代变迁、中国进步变化联系起来,“让考生从大年代看个人价值和意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引导考生将考虑生活和关注现实有机结合”。
今年的浙江卷作文题,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道作文题以浙江大地传统思想“务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引导考生迈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回望历史,紧贴年代主题,引导考生站在生活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考虑将来生活。
“浙江卷作文命题坚持以考生为本,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质,力求让考生看得了解、有话可说,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今年回到‘文体不限’的需要上来,也给有语言天分,叙述有长处的考生充分发挥其写作才能的空间,既接地气,也彰显考试角逐的公平。材料中的浙江文化、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与浙江学子密切有关,地域文化色彩鲜明,年代气息浓郁。”浙江杭州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习语文特级教师苏贤明剖析道。
“纵向对比来讲,今年作文出题进步非常大。”陈维贤剖析,过去作文要么侧重年代要么侧重个人,侧重年代容易空泛,被“压中”;侧重个人容易被“宿构”,写成套路。而今年的作文题凸显年代特点,引导考生从大年代中探寻个人意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方面更进一步,在语文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上更上一层楼。
中小学写作教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