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考试  2020  考试动态  其他  报名  准考证  查分  复习指导  资产评估师  中级会计职称 

一文知道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

   日期:2024-09-03     作者:智学网    浏览:731    
核心提示:在处置企业所得税业务时,常常会看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三个词,一块儿看看这三者的具体不同。第一,为了便于大伙区别“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额”,先上一张图,大伙看看这“三兄弟”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

在处置企业所得税业务时,常常会看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三个词,一块儿看看这三者的具体不同。

第一,为了便于大伙区别“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额”,先上一张图,大伙看看这“三兄弟”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勾稽关系。

接着,让大家深入认识一下这“三兄弟”。

应纳税所得额

1、定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与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是当期的收入和成本,不论款项是不是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成本;不是当期的收入和成本,即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成本。

实务中,应纳税所得额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办法。

• 直接计算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与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间接计算法

在会计收益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根据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3、怎么样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9-20-21-22行金额。根据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本行按0填报。

应纳所得税额

1、定义

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后得到的金额。

2、计算公式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3、怎么样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 23×24 行金额。

应纳税额

1、定义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根据本法关于税收打折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2、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打折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3、怎么样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8行“应纳税额”:填报第25-26-27行金额。

更多推荐:

免费资料会计培训财税政策

【珍藏】一看就懂的会计科目大白话

职场突围:怎么样成为面试官眼中的不二人选

 
 
更多>会计职称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会计职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