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学习非常重要的是可以熟记法律条文,需要较强的记忆能力,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应该多做复习资料和考试真题,总结做题的思路,培养做题的题感。下面我们也为大伙汇总了一些关于经济法的考试真题,大伙可以做一下检验我们的学习成就。
1.依据预算法律规范的规定,中央决算草案在编制后需经特定机关审察和批准。该特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财政部
D.国务院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核决算草案的审批。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经国务院审计部门审计后,报国院审定,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察和批准。
2.依据证券法律规范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是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的是()。
A招股说明书
B重大事件的临时报告
C上市通知书
D债券募集说明书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核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持续信息披露的文件包含按期报告和临时报告,选项B是临时报告,ACD都是“初次信息披露”的文件。
3.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A.1年
B.2年
C.3年
D.20年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的类型。依据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
4.依据商标法律规范的规定,下列标志中,可以作为商标用的是()。
A.同乡镇地名近似的标志
B.同“红十字”标志近似的标志
C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标志
D.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近似的标志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核不能作为商标用的标志。不能作为商标用的标志:①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字、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与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字、标志、所在地特定地址的名字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字、图形相同的;②同外国的国家名字、国旗、图徽、军旗相同或近似,但该国政府赞同除外;③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字、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赞同或者不容易误导公众的除外;④与表明推行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⑤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字、标志相同或近似的;⑥带有民族歧视性的;⑦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产品的水平等特征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好的影响的;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公众知道的外国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