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化学,是以实验、实物直观为基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学生化学学习的规律。化学学习原则是依据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总结化学学习心得。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水平的。
1、看重课本常识,多思多问
很多学生对课本不屑一顾,说课本内容简单,喜欢狂买参考书,甚至也跟风似地买竞赛书、大学课本,实质大家课本中未明代指出但需要考虑的问题就不少。
譬如高中一年级必学2,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学生感觉简单,可是有几个学生会去想:溴、碘单质是否会与之发生取代反应呢?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再譬如说,学生都了解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可有几个学生想过:这能否叫置换反应?为何用无水乙醇不需要酒精?反应后还生成乙醇钠,它有哪些性质?乙醇和钠反应类似酸、水与钠的反应,这对大家有哪些启示呢?
乙烯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那产物什么?乙烯的同系物与之反应产物也是否一样?为何用酸性高锰酸钾,而不是中性、碱性?
2、看重基本的化学原理和规律
先说句题外话,物理、化学都是自然科学,它们肯定是遵从自然规律的,而规律前人早已总结,譬如道家学说。表象千变万化,但规律是一般性地、相对简单和易于学会的。举个最典型的也是让高初中生最头痛的例子mdash;mdash;化学平衡,平衡影响原因、平衡移动原理等方面的单1、综合考察是高中化学一大难题,再加上高中二年级学化学反应原理,还有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及计算等,几者综合起来,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事实上所有要点、问题的重点原因就是老子的一句话“损有余而补不足”。假如不学着积极深入地考虑,只能是舍本逐末,成为各种表象和大量题目的奴隶。
3、重视实验
从原理到操作再到改进,要渐渐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不论明年新课改如何考,这几年高考考试的主旨思想肯定不会变mdash;mdash;由常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你会背书我也会,考虑创造才可贵!
4、看重反应过程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