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小学生需要学会的歇后语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57    评论:0    
核心提示: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借助事物间一样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办法。

  2、拟人:把人的特点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一样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成效和气势。

  5、反问: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有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其他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汇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用某个词汇、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的方法:今天陈老师就讲一讲其中四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

  1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依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3、构成条件需要注意的地方

  构成比喻的重点:①甲和乙需要是本质不一样的事物;②甲乙之间需要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需要同时成立,不然比喻不可以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否比喻,不可以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特点像妈妈。相同种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仿佛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携带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说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叫人对不知道、不理解、不了解、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第一种】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让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比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季努力采集食物,以便冬季坐享。

  【第二种】说明本体的状况。本体的特质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伙便一清二楚。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第三种】说明本体状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质只有概括性的认知,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质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感觉到的事物。比如:

  患者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屋着了火,我仿佛感觉地狱移到了人间。

  【第四种】一定本体的状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一定和说明。这样的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比如:

  学者的长处即便不让发挥,它也像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可以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无声无息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则是贬低、鄙视本体。比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季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有哪些用途

  比喻有哪些用途主如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6、分类

  依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点,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容易见到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非常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第二种】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比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除此之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应该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达成比喻关系。比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比如:散文 这枝花 ,目前自然也和文学树上每个枝丫的花一样,都需要盛开。

  ③注解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解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比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第三种】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比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大家的血肉。

  【第四种】博喻。连用几个喻体一同说明一个本体。比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7、常用比喻词

  像、仿佛、似、似的、好像、宛若、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8、比喻的修辞举例

  比喻句举例:

  ①早餐的露似珍珠一样晶莹。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你的笑容。

  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④春风像个慈祥的妈妈,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⑤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⑥水仙花非常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⑦春季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⑧小河清澈见底,好似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延伸学习:

  带有比喻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呆若木鸡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轻而易举

  亲如手足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对答如流

  a明喻:

  门庭若市 蓬勃发展 如饥似渴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马之劳

  c借喻: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2、拟人

  1、概念

  拟人修辞办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拥有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备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成效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看上去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愈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状况。

  【第一种】生物拟人化。

  比如:

  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②每条岭都是那样的温顺,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哪个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③录音机同意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上面这类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第二种】有生物拟人化。

  比如: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开心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上面这类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拟人延伸:

  【第三种】把抽象定义拟人化。

  比如:

  ①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

  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的同志却叫它起来。

  ③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成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上面这类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等抽象定义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3、排比

  1、概念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借助意义有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大语势的成效。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有关、语气一致的词汇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办法。

  2、排比有哪些用途

  用排比来讲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成效;用排比来抒情,步伐和谐,看上去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了解、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排比的行文有步伐感,琅琅上口,有最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成效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具体的运用如下: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如此坚韧和刚强,他的风韵是如此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漂亮和宽广。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了解、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适合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成效。运用排比需要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可以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成效。

  4、排比与对偶有什么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需要对称。排比需要结构大体相似,字数需要不甚严格。

  2、排比常常以同一词汇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需要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需要。

  4、夸张

  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点、用途、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2、类型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第一类】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比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二类】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比如:

  1、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2、白发三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第三类】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比如:农民们都说:看见如此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3、夸张有哪些用途

  揭示文章中心,给人以启示。

  烘托氛围,增强文学的感染力。

  进一步增强联想;创造文章的环境。

    小学生需要学会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讲解。在肯定的语言环境中,一般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能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由劳动人民在日常创造,具备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己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任性妄为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9、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适得其反||||||||急功近利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能 26、老虎拉车||||||||哪个敢

  27、老鼠过街||||||||每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己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春节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不靠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女孩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专横跋扈

  111、上鞋不需要锥子针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己家里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