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志愿填报如何解决?AI助你选!点击进入,一键填报!
三年后咋考?2025年河南高考考试策略来了!6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高考考试改革工作媒体发布会,介绍我省高考考试改革背景、主要内容、推行特点。《河南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推行策略》正式印发,河南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工作全方位启动。
根据试点先行、分步推行、有序推进的总体需要,自2014年浙江、上海启动首批改革试点以来,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已经历程了8年、21省的探索与实践,规范的设定已日臻成熟。经教育部批准,河南作为第五批启动高考考试综合改革的8个省(区)之一,从2022年秋天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开始推行。
河南《推行策略》分改革目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手段三个部分。明确了我省高考考试综合改革从2022年全方位启动,2025年整体推行。回答了“考什么”“如何考”“如何招”等重点问题,对进一步规范普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明确需要,评价内容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明确统一高考考试科目“3+1+2”
我省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考哪几科,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最佳选择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明确考生总成绩
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高考考试总分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考试成绩和3门普高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最佳选择科目(物理或历史)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高考考试总分。
明确招生录取方法
2025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自2025年起,合并本科一批、二批,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使用“院校专业组”方法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河南“新高考考试”和传统文理分科的不同之处?
“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的不同之处?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吕冰进行了介绍。
目的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用途,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需要,也愈加重视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下,学生可依据个人兴趣专长、拟考试报名学校和专业的招生需要,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
考试内容不同。“3+1+2”模式下,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题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考哪几科,试题的内容和困难程度则是有区别的。
河南“新高考考试”咋录?“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
实行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后,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面有哪些变化?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刚介绍,改革后的招生录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性,以招促考,以考促学,有益于促进学生全方位而有个性的进步。
招生计划
在豫招生院校根据最佳选择科目物理、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并结合自己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的,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需要,省教育考试院将大全整理各在豫招生高校的选考科目需要,准时提供考生参考。考生在确定选考科目时,要结合个人学业、兴趣、专长和专业志向,学其所好、考其所长,选择比较适合我们的科目组合,防止盲目性、功利性的选考、选专业。
志愿设置
实行“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院校专业组”是指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需要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括数目不等的专业。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一个学校下可以填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不是服从专业调剂意愿;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模式后,则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组,不再进行专业调剂。考生在选考科目与专业组相符的首要条件下,可以先选择院校专业组,再在专业组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若干专业。既可选择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组,也可选择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组,更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需要;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认可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批次设置
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进一步扩大考生的选择范围,不以批次把学校分层、把学生分类,体现了教育公平,代表了高考考试综合改革的方向。投档录取方面:在“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下,根据最佳选择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别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河南“新高考考试”咋学?高中教学将实行选课走班教学
在新高考考试背景下,普高教学管理是不是也有新的调整?怎么样改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介绍,实行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后,普高教育教学主要面临三个变化。
实行选课走班教学
新高考考试模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依据自己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需要,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学校将依据学生选课需要,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进步需要。加强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套等方面统筹力度,为走班教学提供保障。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用途。
实行学生进步指导规范
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康进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刻,也是学生选择将来生活进步方向的关键时刻。新高考考试后学生要面临选课、选考,对学校的学生进步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学校将开设覆盖三个年级的学生进步指导课程,并纳入必学内容。打造专兼结合的指导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进一步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进步、选课选考、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我、掌握选择、做好自我成长规划,明确将来进步方向,达成全方位而有个性的进步。
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普高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方位进步情况的察看、记录、剖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好个性的要紧方法,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要紧规范。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使用写实记录的办法,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进步情况。普高学校借助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剖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打造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