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入门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置
在大家的学习年代,是否听到要点,就立刻清醒了?要点是常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也叫“考试知识点”。什么要点可以真的帮助到大家呢?以下是记者帮大伙收拾的公文写作入门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置,供大伙参考借鉴,期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考试知识点:公文的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具备法定效率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要紧工具。
公文的意思的理解: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这类机关或组织都是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章程、决定打造起来的,是具备法定地位的。这种法定的地位赋予了这类机关与组织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拟定和处置公文的权力。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推行管理。具备法定地位的机关或组织都有我们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因此他们在行使自己职权和推行管理的时候,就势必要产生一些体现自己意识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
3.公文与其它的文件资料不同,公文具备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
公文不同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素是。
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和有关的规章打造起来的,因此它都有我们的职权范围,法律赋予了他们职权,他们就需要行使,假如不可以使的话就是失职,但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假如不注意又会导致越权。公文体式的规范化就是因为公文的法定的效力这一特质所决定的。假如公文体式不规范,不只影响公文的水平和版面,还会干扰到公文的严肃性和公文用途的发挥,甚至会导致工作的重大失误。
4.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要紧工具。任何一个机关、组织在进行平时工作中都需要用公文这一工具,假如离开了公文就非常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譬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则用“报告”或“请示”;向下级布置工作就能用“决定”、“指示”、“公告”;向没隶属关系的工作单位联系业务可以用“涵”,记载会议议决事情,则用“决议”或“会议纪要”。所以公文体目前机关的平时工作当中,与机关的平时工作是息息有关的。
考试知识点:公文产生的社会条件
公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进步到肯定阶段才出现的,是伴随阶级、国家和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假如没文字就没办法形成公文,公文需要以文字为载体。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年代的标志。正是由于生产的进步、阶级的产生、文字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的进步,更需要有条理的信件来往。商业来往中,需要有字据,这就是公文产生的来源。
【公文写作与处置】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
A 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 看重本单位利益的观念
C 意图或倡导
D 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
2.公文的作者是指。
A 制发文件的机关
B拟制公文的秘书员工
C 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员工
D 审核鉴发文件的机关员工
3.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能制发公文。
A 法人代表的名义
B 国家公民的名义
C 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
D 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体结合的名义
4.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要紧特点是 。
A 法定性
B.权威性
C 公开性
D 制约性
5.公文在实行上的要紧需要是 。
A 实践性
B 强制性
C 时间限度
D 指导用途
6.指示不具备下列哪一特征。
A 内容广泛,具备普发性质
B 具备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准时快捷
C 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
D 具备强制约束用途
7.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写作需要?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进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通报》
D《国务院关干部分区域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8.批复是用于回话下级机关请示事情的 。
A 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 具备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9.处置办毕公文是依据肯定标准对已办毕的文件的作出安排。
A 过程
B 手续
C 归宿
D 策略
10.在公文处置活动中,各级各类员工应同意的领导指导。
A 上级领导机关
B 群众一致拥戴
C 集中统一
D 党的基层组织
11.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情应用 。
A 请示
B 报告
C 通报
D 函
12.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赖
A 语气调表述
B 惯用的句式表达
C 感叹词表达
D 无主句表达
13.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A 都要向上级请示
B 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 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 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14.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A 同级机关
B 同一系统的机关
C 三个以上的机关
D 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15.供受文者用的具备法定功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拥有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 草稿
B 定稿
C 正本
D 副本
16.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A.请示
B公告
C 函
D 通报
17.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A 上级机关
B 层次级别较高的主管部门或机关
C 同级机关
D 主送机关
18.公文的结尾,一般使用下述形式。
A 交代制发公文的依据与目的
B 直接点明结论,以说明制发此文是什么原因
C 发出号召,提出期望与需要
D表示敬意、谢意
19.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用。
A 阿拉伯数字
B 汉字
C 汉字大写
D 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20.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其发布权限是。
A 各级人民政府
B 党、政、军各类机关
C 国务院各部门
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21.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纪要的性质取决于会议的内容性质与印发会议纪要的目的需要
B 会议纪要有交流会议信息,介绍经验有哪些用途,但没约束实行的功用
C 写作会议纪要可以参考工作需要、作各种调查,广泛选取材料
D 写作会议纪要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法,也可叙议结合
21.简报不具备以下哪一特征。
A 连续性,大多数简报需连续分期印发
B 明确的针对性
C 简明,贵在 “简”
D 迅速有强烈的时间性
21.写作一篇简报,通常情况下要符合下列哪里需要 。
A 要有肯定的理论深度
B 一般用分条列项形式表述
C 需要简明精炼,突出重点,字数一般控制在千字左右
D 需要第一讲清形势,说明意义
21.对于简报的标题,应做到。
A.写明发支机关名字、事由、文种
B 写明主编单位与文种
C 概括揭示简报主题
D 用套红大字排印,反映简报种类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文格式主如果对载体规格尺寸及地区划分、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编排式样、文
字符号的形体及尺寸等予以规范
B 简报虽限定阅读范围但不具备机密性
C 公文所针对的问题是反复多次运用的,涉及多数人而非少数人的一般常见性问题
D 条例在党的机关可作为党内规章的名字,用于规定某些规则和准则。
23.公文上的签署是指
A 机关领导人在公文完成稿上的亲笔签名,标志文稿形成,并可以此作为印发正本的依据
B 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发文时,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亲笔在公交正本落款处签注的职务、名字
C 由机关领导人在收入支出上签注的批示性处置建议
D 由承办公文的机关员工在处置完毕的公交上签注的对该文承办的经过与结果的说明
24.批办是指 。
A 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
B 对收文应怎么样办理所作的批示
C 对收入支出应怎么样办理提出的建设性策略
D 对公文正本的复核建议
25.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 公文发布时间
B 公文写作的时间
C 公文打印的时间
D 公文讨论的时间
26.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
A 两法并存
B 新不废旧
C 相辅相成
D 同时废止
27.是指对收文怎么样办理提出建议性处置建议。
A 拟办
B 承办
C 拟稿
D 注办
28.制发公文的目的和需要,一般是由确定的。
A 写作者本人或团体
B 机关党政负责人
C 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 作者的上级机关
29.内容要紧并紧急切需要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置的文件,叫作。
A 平件
B 加急件
C 速递件
D 急件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C 7D 8A 9C 10A 11D 12D 13A 14A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21B 22B 23B 24B 25A 26D 27A 28C 2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