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考试话题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拟题方法

   日期:2024-08-23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75    评论:0    
核心提示:高考考试话题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拟题方法  相信大伙都不可防止地会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要紧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备有关性的特征,即话题作文需要与话题有关。那要如何写好这种型的作文呢?以下是记者为大伙收拾的高考考试话题作文写作方法...

高考考试话题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拟题方法

  相信大伙都不可防止地会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要紧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备有关性的特征,即话题作文需要与话题有关。那要如何写好这种型的作文呢?以下是记者为大伙收拾的高考考试话题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拟题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伙阅读。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拟题技巧

  方法1、修辞法

  1、比喻。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

  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

  2000年杭州中考加试题作文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2001年杭州“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99年高考考试,“倘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是哪个?》

  4、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5、借代。“关注生活”话题——《倾听我们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己历程。

  6、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医记》

  8、呼告。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方法2、引使用方法

  1、引用诗句

  99年高考考试“倘若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考试“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时尚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将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our in love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方法3、反常法

  以“角逐”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方法4、符号法

  1、数学符号

  以“游戏”为话题——《7+1 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商品99个,不合格商品1个,前功尽弃。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 素质》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方法5、点铁法

  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块成长》

  以“爸爸”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爸爸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指导1、题目缺少新意,更无创造性。

  如此的标题就象一杯无味的白开水,在浩如烟海的文题中显然是不可以吸引住读者

  的目光。比如:北京区域2000年模拟试题的作文,以“风”为话题。大家都能想到以“风”的本义为题。如写自然界的微风、大风、狂风,但如此一来,题目就落入了俗套,单调而又乏味。其实,大家可以由它的本义引申开来:如写“逆风飞扬”一展风采;可以想象“倘若我是风”豪情万种;可以抒发“风过也,正伤心”的惆怅;也可以写写“吹皱一池春水”的喜悦——————如此的标题优美、生动、非常有诗意,如此的文章自然能拥有观众缘,得高分。

  指导2、信手把话题拈来作题目。

  话题本身不是题目,只不过给考生提供一个写作的范围,这个写作范围外延较为宽广,内涵相当丰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只有把话题的范围“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标题才能给读者一个显眼的印象。假如照搬话题,显然是没注意话题作文中“自拟题目”的需要。比如:2001年湖北潜江的中考作文 。“以‘钱’为话题,体裁不限,可叙事,可介绍,可议论,只须与钱有关就好,自拟题目。”有的同学就直接以“钱”为题目,有些以“正确认识钱有哪些用途”为题目,虽然都扣了话题,但前者题目过大,太宽泛,没针对性;而后者的标题好像缺少文采。假如写一个人痴迷于珍藏各种钱币的故事,可以以“钱痴”为题;假如论述钱本无好坏之分,完全是人的善恶观在作祟的道理,就可以以“钱,何罪之有”、“为钱正名”或“钱眼看生活”为题,就看上去很具体形象了。

  指导3、题目不精练,看上去冗长呆板。

  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文章的标题应该是作品思想、内容的高度提炼,是作者智慧

  的化身。冗长的标题会给人以拖沓的感觉,短而小的标题给人以一种干练的印象,使读者怦然心动。举语文课本为例:《绝唱》初选入教程时,原题为《明湖居听书》。比较而言,原题不如改后的标题简洁,特别是一个“绝”字,高度概括了白妞高超娴熟的说唱方法,“余音绕梁,3日不绝。”这是原题所没办法达到的境界。再如:鲁彦的《听潮》,一个“听”字,意境全出。“潮”本来是一种视觉形象,用听觉来写,别有一番韵味。所以说文章的题目也需要通过作者的提炼,才能焕发出美的光华。

  那样,如何巧拟文章的标题,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呢?

  指导4、巧“卖关子”,妙设悬念美。

  悬念即疑团,在标题中妙设悬念,巧卖关子,能产生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如教程中的《死海不死》,名已为“死”海,又为什么说其“不死”?缘由何在?如此看上去矛盾的组合大大调动了读者阅读的热情。题目中的重重迷雾,直到阅读完全文方能柳暗花明。比如:2002年青海中考作文题,以“宽容”为话题。标题《漂亮的谎话》,谎话是具备欺骗性的,一定是不真实的,丑陋的,又为什么冠以“漂亮”来修饰?题目巧用逆向思维,以违反生活常理的语言拟题,使作文题目鲜亮夺目。再如陕西中考话题作文题,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如《溺水的游鱼》,每人皆知水是鱼赖以存活的命根子,如何游鱼会溺水呢?又如以“明天”为话题,标题《倘若明天没太阳》、《假如没明天》也能激起读者追溯文章本末,慨叹妙笔生花的思维空间。

  指导5、妙改名句熟语,转换意境美

  对名诗名句、成语熟语等进行翻新改造,使作文标题看上去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如以“改变”为话题。标题《江山易改,本性可移》一改约定俗成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标题在立意上就看上去声势夺人,别具一格。又如标题《授我以鱼,还须授我以渔》,此标题一看即知由熟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化用而来,个性独特,角度新颖。《若为生活故,诚信不可抛》,该标题不但看法鲜明,同时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比起海量考生的一般性标题,看上去要别致新颖多了。再如标题《酒好也怕巷子深》由熟语“酒好不怕巷子深”变化而来。如此的转换,使文章标题别有一番洞天,自有道不尽的奥妙,犹如一枚青橄榄,使读者反复咀嚼,再三玩味。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