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四步法:史实史通史论史感
历史课怎么样复习,向来是老师学生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单纯的强化练习,未免枯燥;一味的念书背记,难免单调。大家探索出历史复习四步法,即史实史通史论史感。具体而言,即以章为一个复习单元,以练习为主线,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四个步骤,按部就班,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形成系统的历史时空观,并让历史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第一步:史实常识整理
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总结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点的学会需要准确、全方位,要建构明确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迅速阅读,飞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点。如国共十年对峙这一章,可以概括三条线索,即:国共两党由对峙对抗到合作和平;中日民族矛盾由不断上升到形成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
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需要学生不可以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常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跨越两章内容,涉及两个阶段十件大事。历史复习的第二步显然比第一步需要要高,要放宽历史视线,擅长纵横联系,这就需要历史复习不可以支离破碎,要有通概的见地。老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
运用所学会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剖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历史科《考试说明》列出的能力需要4项10条中,明确提出史论结合,这就需要历史阐释时要论从史出,立论鲜明,要把基本的理论看法溶入对历史事实的剖析评价之中,既不可以把理论像标签样贴在史事上,也不可以理论加史事搞成拼盘状。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年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生活。
历史复习四步法是复习时大致的四个步骤,这四步之间是互有关联的,不要割裂开来,要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史实是首要条件,是基础。主如果学会记忆的办法,提升总结、概括的能力,复习时需要准确全方位。史通、史论是核心,是重要,突出体现出历史系统复习需要,要擅长联系比较,提升剖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擅长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理论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复习时需要深刻系统。史感是历史学习、复习的终极目的,是渐渐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总之,历史学习、复习中有意识形成这四个步骤,会提升学习效率,进步学科能力,增加学历史的乐趣。
开发历史资源,提升治史能力历史学习不可只停留在课堂,也不可拘泥于课本。而要把视线引向家庭、社区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图书馆、网络、博物馆、历史遗存等丰富的历史资源。还要充分挖掘乡土教程的历史内涵,拓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总之,要拓展历史学习的空间,把学校历史教育与社会历史生活紧密相联,实行开放性学习。上海教科院付院长顾泠沅教授曾讲到:听到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历史学习,需要同学就某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考查,筛选甄别,写作历史小论文或历史考察报告。还可以组织历史辩论会,重大事件纪念演讲会,历史题材的邮品、图片展等。还可以拓展我的家庭历史的调查活动。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办法
高考考试历史复习:中国古时候史上的易错点
有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