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救助高一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伙对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大家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常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一直无从下笔?下面是我们为大伙采集的精神救助高一作文,欢迎阅读,期望大伙可以喜欢。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性,在其他人需要的时候,会解囊相助。可是,一个14年没见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沟里的小姑娘,面对我的盛情邀请,居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有一年,我在朝阳凌源县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那女生从门缝里盯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好学生。家父亲傻,母亲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大家成了朋友。
夏季,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大家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一直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做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装进书包,又拼命地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什么地方玩,她说哪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或许她了解,这个繁华的城市不是她,学到手的常识才是我们的,哪个也夺不去。
我极力想给她的,却不是她所要的,我非常沮丧。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里就翻腾一下,那是我在女儿过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适合。”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边是裙子,有哪些不适合的。”女儿没了解我的意思。范春芳了解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洁净,不抗造。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训练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训练册。我有的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拿着,这是零烧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书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和校长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干妈,我肯定认真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我,枕头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干妈,东西不带了,共拿走21本书,谢谢您和妹妹。”
我忽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掺杂着自私。我们的慷慨是有条件的,由于自己已经无需了。而那小孩就在我这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到底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