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置
在企业投资管理中,依据投资比率和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使用不一样的会计处置办法。当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备重大影响时,一般会将长期股权投资从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核算。这一转换不只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还涉及到复杂的会计分录处置。下面大家将探讨这一转换过程中的会计分录处置。
转换时,第一需要确定转换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假如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则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反之,则计入所有者权益。比如,假设转换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原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则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本钱”科目500万元,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40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科目100万元。假如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譬如转换日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则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本钱”科目300万元,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400万元,借记“资本公积”科目100万元。完成上述分录后,还需依据被投资单位的净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即按持股比率确认应享有些被投资单位净收益或亏损,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损益。
容易见到问题
怎么样确定转换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答:一般通过市场价格、评估机构评估等方法确定。
转换为权益法后,怎么样处置被投资单位的净收益?
答:按持股比率确认应享有些净收益或亏损,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假如转换日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差额应怎么样处置?
答:差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具体为“资本公积”科目。
说明:因政策不断变化,以上有关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官方更新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