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职称实行考评结合的方法,申报评审是获得高级会计职称职称的重要一步,而工作营业额是不是过硬,是决定能否通过评审的主要原因之一。快来认识下各地高会评审工作营业额需要吧!
甘肃高级会计职称评审申报正常晋升营业额贡献条件标准
达到下列(一)或(二)款条件标准之1、
(一)达到下列条件标准1项:
1.全国性。获全国性表彰1次,参考其他专业技术营业额;或获国家部委科技奖励1、二等奖(定额内职员),或三等奖(前3名),或获国家部委科技奖励三等奖(第4名将来定额内职员)1项,并获得第(二)款1项;或完成(前6名)通过国家部委下达的全国性会计范围科学研究课题项目1项,通过课题验收和成就登记,并获得第(二)款1项营业额;或完成(前7名)国家部委发布推行的规范1项,参考其他营业额;或考取全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参考其他营业额。
2.省级。获省级表彰1次,参考其他专业技术营业额;或获省级科技奖励1、二等奖(定额内职员)1次,或三等奖(前2名)1次,或完成(前4名)省级会计范围科学研究课题项目1项,通过课题验收和成就登记,且拥有第(二)款营业额2项;或完成(前5名)省级行业监管部门颁布推行的地方标准1项,且拥有第(二)款营业额1项;或省级会计高档人才培养工程毕业学员,参考其他营业额。
3.市厅级。获市厅级表彰2次;或获市厅级表彰1次,并获得第(二)款营业额1项;或获市厅级科技1、二等奖(前2名)1次,参考其他营业额;或完成(前3名)市厅级会计范围科学研究课题项目1项,通过课题验收和成就登记,并获得第(二)款营业额2项。
4.其它。获县(区、市)委县政府表彰1次,并获得第(二)款营业额2项;或获省级科技三等奖(定额职员)1次,并获市厅级科技1、二等奖(前3名)1次,或获市厅级科技三等奖(前2名)1次并获县(区、市)科技一等奖(前2名)1次,并获得第(二)款营业额2项。
(二)达到下列条件标准3项:
1.作为主持人(前2名,下同),负责完成县级以上单位或大中型企业打造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全方位梳理业务步骤,剖析风险隐患,健全风险评估规范,拟定风险应付方案,达成内部控制体系全方位、有效推行。
2.作为主持人完成省直厅局或市州级以上重点工程、技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论证项目2个以上,或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清算等项目2个以上;或主持完成厅(局)级及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年度审计、专项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项目3个以上,被市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在会计系统推广应用,获得好的社会效益(以市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批复文件为据)。
3。本人执笔起草的财务规范、管理方法或会计业务操作流程等2项以上,被县级以上单位或大中型企业采纳实行或推广应用,获得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作为课题负责人(前2名),完成市厅级以上财会研究课题、咨政报告1项以上,并经市厅级鉴别验收,以市厅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复文件为据,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作为第一完成人,写作的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报告、调查报告或政策建议等智库研究成就,被省委省政府领导书面一定性批示的;或被市(州)委市(州)政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采纳的。6。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连续获得3次出色等次。
7.培养指导至少2名本学科专业人才(以单位安排培养计划为据),至少1名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1次。
8.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正式出版了本专业或有关专业的专著、译著、列入省计划教程1部;合作完成的,本人写作部分不少于8万字(未注明作者写作章节的专著、教程不作为个人成就)。9。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10.受聘为省级学术期刊编委3年以上;或担任全省本专业掌握常务理事或正、副秘书长5年以上。
11.受聘担任省委政策研究室智库专家或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查询更多高会评审申报政策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