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学科《考试说明》是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的与课程内容为考试范围,明确指出了具体的考试内容和需要层次,通过试题的题型、分数分配等体现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的结构,调整部分参考样题,体现近几年考试改革对教学改革的帮助用途。 1、调整部分考试内容的常识层次需要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需要,针对初初中生思维进步特征,结合生物学科进步方向,为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探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进步,促进初高中学习的衔接,对常识内容体系进行部分调整。比如,将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的需要由Ⅱ级调整为Ⅰ级。 2、微调试题的内容及分数分配 为进一步优化试题结构,结合各主题所包括定义的内涵及其承载的能力考查需要,对试题的内容及分数分配进行微调。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常识内容主题1、3、4、5、8)由约25分调整为约30分,生命的延续(常识内容主题6)由约8分调整为约7分,生物与环境(常识内容主题2、7)由约10分调整为约6分。 3、替换部分参考样题 为了更好地体现生物学科本质与学科特点,更深入地考查学生对要紧定义的理解,更灵活地考查学生学科能力进步水平与对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调整部分参考样题。 (1)聚焦主干常识,重视实践应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定义、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入门知识,知道并关注这类常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应用。在调整样题的过程中,重视体现生物学科常识主干内容的考查。比如,将2018年中考生物卷第1题、第7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 (2)挖掘实验内涵,体现学科本质 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不止是一个结论丰富的常识体系,也包含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思维方法和探讨过程。在调整样题的过程中,重视基础实验,重视挖掘实验所承载的学科内涵,考查探讨能力与科学思维水平。比如,将2018年中考生物卷第3题、第19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 (3)突出价值导向,促进终身学习 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不只要拥有扎实的常识基础和科学的思维能力,还要具备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在调整样题的过程中,选择能反映国内当代生命科学进步的要紧收获和体现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考试试题,在考查学科能力之余,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学科育人价值。比如,将2018年中考生物卷第8题、第20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