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确定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的与课程内容为考试范围,明确了考查内容与需要与2019年中考物理学科的试题结构,通过参考样题体现了近几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成就。 1、微调试题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试题结构 客观性考试试题和主观性考试试题在评测学生能力表现方面有不一样的特征。主观性考试试题更合适考查学生的剖析概括能力与应用能力,更有益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发挥水平,展示潜能。因此,微调了试题的题型及分数分配,将多项选择题降低4分,分别拆分到实验解答卷3分和计算题1分。如此的调整,也体现了坚持对实验探讨能力的看重。 2、更新部分参考样题 参考样题体现了近几年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试题的命制思想。更新后的样题,贴近生产、生活实质,引导学生积极考虑,关注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引导教学关注常识的形成过程,体现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 (1)重视联系实质,关注技术进步,体现学科特征 物理学科重视与生产、生活实质准时代进步的联系。在调整样题的过程中,重视体现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引导学生擅长察看,勤于用常识讲解生活现象、认识常识的应用价值。比如将2018年中考物理卷第8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不只引导学生用常识讲解日常的物态变化现象,而且通过国内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白露大雪和冬至四个节气,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再如将2018年中考物理卷第14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的进步。 (2)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常识的形成过程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对过程与办法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应看重评价学生过程与办法课程目的的达成,重视评价学生在学习定义、规律过程中的表现,与运用物理常识和科学办法解决实质问题的表现。因此,将2018年中考物理卷第13题编入了2019年的《考试说明》中,引导教学关注学生的常识形成过程。 (3)丰富考试试题素材背景,引导复习备考去模式化 为全方位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需要,提升学生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将2018年中考物理卷第15题进行了改编,以计算题的形式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力图通过丰富计算题内容背景、形式多样,促进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