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里,大家常常听到一句台词,你有权维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作为呈堂证供。大伙有没想过,套用这个句式,你简历里的每个字在面试中也会变成呈堂证供呢?或许有些小伙伴还是一头雾水,不要着急,先听记者讲几段故事,你就会了解啦。
1
启启是齐齐哈尔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大四学生,来面试一工作室的商品运营实习生。
他简历里写到,对商品运营做了相应的筹备,听过一些课,看过一些书。
于是,HR问,你看过什么书呢?
书名叫什么来着,是张亮写的,我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书名都没记了解,你仔细看过这本书了么?
我看过,但没看完。哦,想起来了,书名叫《从零开始做运营》。
启启感觉非常不好意思,脸红了
其实,求职者简历里的每个字都要可以自圆其说,都要能经得起推敲。
2
琪琪是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来面试某企业的新媒体运营实习生。
她简历里写到,喜好文学写作,过去担任过简书某专题的编辑。
HR问,你是什么专题的编辑呀?
情感专题。
哦?简书的官方专题里没情感专题这个名呀,于是HR又问,是谈谈情,说说爱这个专题么?
是的是的,琪琪点着头,有点吃惊地看着HR。
那你是主编还是副编,还是社群管理员呢?
我做过1个月的副编,帮助主编做了一些审稿工作
HR又问,你的简书ID是什么?我目前关注一下HR拿过手机,打开了简书app。
根据琪琪说的ID名,HR却没搜索到她。原来,她说的ID里少了一个的字。
HR心说,居然会说错我们的ID,难道是由于不常常登录么?!
看到HR浏览她的文章,琪琪有点不好意思,她文章内容非常杂,像是记录心情的小日志,阅读量常见不高,最多的才只有几十。
然后,琪琪说话声也变小了
其实,求职者简历里的每一段历程都要确有其事、都要有据可查。
3
乐乐是黄淮学院商品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来一家公司面试平面设计实习生。
他简历里写着,喜好阅读,喜欢看书。于是,HR问,你喜欢看什么书?
他笑答,我喜欢看历史类的,我看过白话二十四史。
这勾起了HR的兴趣,于是问了个历史问题,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回答得非常快,他统一六国,名垂青史,雄才粗略,后期焚书坑儒,blahblah
HR接了一句,焚的是什么书?坑的是什么人?
焚的是儒家经典,坑的是儒生
这个回答让HR不太认可,现在史学界常见觉得,秦始皇焚毁的是民间私藏书本,坑杀的是犯禁的术士,并没坑杀儒生。坑儒完全是后人给加上去的罪名。
HR又问,二十四史里,你最喜欢看哪一本?
乐乐冲口而出,我最喜欢看清史,由于我是满族人。
HR心里一笑,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一共24部,清史压根不在24史之内呀。
既然他喜欢清史,就又问了个清朝的问题,为何光绪和慈禧感情不好?
乐乐说,由于政见不同。
HR追问到,有没一些其他缘由,譬如性格、成长环境?
乐乐不好意思地说,我也记不清了,其实二十四史主如果我上中学时看的
面试设计,却被问历史问题,这确实比较罕见。但话题毕竟是求职者自己打开的,并非面试官有意想刁难。
这个故事说明,求职者简历里的每个文字、面试中每个表达都要有理有据,可以自证其说。
记者觉得,求职者简历上的每个字、每一种表述都需要要字斟句酌,有论有据。在面试前,你要给简历上的每一条表述找到相应的例证,并用数字来做支持,如此在面试官深挖你的简历时,你才能从容应付。
你简历上写着你有XX工作经验,那你做了哪些事情?获得了什么成绩?有数字可以说明么?有例子可以举出来么?
你简历上写着你热爱阅读,那你近期看了什么书?这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你简历上写着你爱看电影,那你喜欢哪种风格的影片呢?你喜欢哪位导演呢?近期上映的电影,你看了什么呢?对于前阵子火遍全国的《战狼2》,你如何评价呢?
你简历上写着你关注公众号运营,那你平常主要看什么账号呢?他们的文案风格是什么样的?都设置了什么栏目?排版有什么特点?
不要怪面试官深挖你的简历,他们就是通过深挖的过程来认识你能否胜任职位的呀。
不要遇见面试官深挖简历你就卡壳,你面试前总该做一些筹备,对可能问到的问题做个演练吧。
提醒求职者,在面试前,你有两件事必须要做:
第一,对照招聘职位描述的内容,对每一条需要都要可以说源于己拥有相应的历程、经验、技能,并可以用例子和数字做说明。
第二,对照简历里的内容,对每个表述和细节都要可以举例说明,都要可以展开论证,都要有说服力,而不要空洞。
做到这两点,你在面试时才可以游刃有余、从容自信,就再也不担忧面试官深挖简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