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吉林新高考考试改革策略出炉!

   日期:2025-08-1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学知猫    浏览:380    评论:0    
核心提示:吉政发〔2021〕1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省内各高校:  现将《吉林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推行策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

  吉政发〔2021〕1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省内各高校:

  现将《吉林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推行策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行。

  吉林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5日

  

   吉林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推行策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决策部署,稳妥推进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新年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策略〉的公告》(中发〔2020〕1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年代推进普高育人方法改革的指导建议》(国办发〔2019〕29号)精神和《吉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策略的公告》(吉政发〔2016〕14号)等文件需要,结合我省实质,拟定本策略。

   1、总体需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益于科学选拔人才、有益于教育教学改革、有益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深化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坚持目的导向和问题导向,系统推进教育考试评价改革,打造完善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提升科学选才能力,办好人民认可的教育,为新年代吉林全方位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改革目的。从2021年秋天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推行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到2024年,初步打造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规范。

  2、主要任务

  (一)健全普高学业水平考试规范。

  1.考试种类。普高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作为普高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要紧依据。

  2.考试考哪几科。合格考科目覆盖国家普高课程策略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门科目。选择考设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其中,物理、历史为最佳选择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再选科目。

  3.考试对象。合格考对象为普高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职员。选择考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高考考试报名要求并已报名参加考试的职员。

  4.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高课程策略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考范围为课程标准确定的必学内容。选择考范围为课程标准确定的必学和选择性必学内容。

  5.考试组织。合格考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信息技术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报告成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由省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策略和课程标准统一拟定报考条件,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推行。选择考所有科目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

  6.考试安排。合格考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其中,历史、地理、化学(含实验操作)、生物学(含实验操作)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物理(含实验操作)、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在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末考试;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课程计划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选择考每年组织1次,与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同期进行。

  7.成绩呈现。合格考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成绩永久有效。选择考最佳选择科目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科目根据“等比率转换方法”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考成绩高考考试当年有效。

  (二)完善普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

  1.健全评价内容。普高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状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要紧参考。主要包含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内容。

  2.规范评价程序。普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管理,打造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高中学校具体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遴选、公示、审核后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确保材料真实可用。

  3.强化评价用。高中学校要基于综合素质写实记录,加大对学生成长过程指导。普通高等学校依据人才培养需要和自己办学特点,拟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用方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作为招生录取要紧参考。

  (三)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改革。

  从2024年起,普通高等学校依据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高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

  1.考试考哪几科。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不分文理。普高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由考生在最佳选择科目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共计3门。

  2.考试安排。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在每年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时进行。条件成熟时,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

  3.成绩构成。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高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考最佳选择科目物理或历史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根据“等比率转换方法”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研究打造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当再选科目中某科目考试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基数计算等级转换分,保障基数依据国家人才宏观需要等原因确定。

  4.选考需要。普通高等学校依据教育部相关需求及自己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门选择考科目中,分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考试报名专业(类)的最佳选择科目和再选科目需要,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5.录取方法。统一高考考试招生录取根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考生在高考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志愿填报和录取方法高考考试当年向社会公布。

  (四)健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

  积极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越来越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法,依据国家高考考试有关规定进行命题、考试,形成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规范。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分为高职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对口考试招生两类。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语文、数学、外语)全省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由招生院校自主推行。高职对口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全省统一组织。普高毕业生只允许选报高职单独考试招生;中职毕业生可以在高职对口考试招生和高职单独考试招生中任选其中一项考试报名。

  高职单独考试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统一划定职业技能测试资格线,成绩达到资格线的考生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招生院校依据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录取。高职对口考试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填报志愿、投档录取等工作。

  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在学籍注册、收费、学生管理、毕业待遇等方面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录取的考生待遇一模一样。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