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初那个哭着闹着要母亲买洋娃娃或者小汽车的自己吗?还记得那个摔跤之后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等待温暖怀抱的自己吗?还记得由于生活第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欣喜不已自己吗?还记得那个信誓旦旦要考世界上最好的学校的自己吗?
刚出生时,大家什么也不需要考虑,只了解吃,睡如此基本的不可以在基本的事情;三岁时,大家没烦恼,都感觉父母是这个世界的英雄,由于他们能给大家所有想要的;五岁时,大家了解了这世界上原来还有一种叫做是“婴幼儿园”的地方,还有一种特殊的称谓叫做“老师”。叫做“同学”:七岁时,大家告别木马,告别跷跷板,来到某所实验小学的门前,日渐发现,这里的生活愈加有规律,也愈加严格;十岁时,大家的生活的强度俨然大于了父母,大家要白天上课,晚上练琴,画画,最后连休息都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望;十五岁,“迷茫,不听话”成了青春的代名词,大家开始厌恶学校,讨厌专治,大家再也不了解什么是“纯真无邪”,什么是“自由”;十八岁,大家再也不屑学校的管制和爸爸妈妈的唠叨,大家宁可把自己窝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面对黑暗和狭窄考虑生活的意义,最后发现自己竟把自己陷入一个无尽的漩涡,无边无际…在爸爸妈妈的眼中,少了期望,多了失望,他们不了解能如何唤醒大家近乎麻木的心灵,他们也日渐感觉到了以前其他人口中的“无法”这三个近乎无奈的字眼,他们只能静静的看着,静静的期待着你的“回头”。不了解多少次深夜不眠,总有如此两个人对着那满墙的奖状回忆过去大家带给他们的荣耀。可是不知何时,大家看到这面墙却不再是荣耀,而是讽刺,讽刺大家忘了刚开始的自己,在成长的路上把自己都丢了,多么可笑。
或许,大家在黑夜和朋友狂欢时,有两个人在大街上苦苦探寻;大家在因作息不规律而躺在床上打点滴时,有两个人在转身时偷偷抹眼泪;大家被学校处分,甚至被劝退时,那两个人眼中的近乎绝望。
那本被遗忘在书厨角落的心灵锦集,里面还印记这大家翻阅的痕迹,上面的勾勾画画还记录着当时大家迷茫时的挣扎。某个不经意,它又闯进大家的视线,不由自主的大家难得的静下心来静静品味。看到那句“亲爱的,必须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别问是劫是缘”时眼角不自觉的湿润。对啊,大家到底得到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目前灯红酒绿的生活真的就是大家要的吗?非常想说是,但这个“是”字就是卡在嘴边说不出来,我如何了?
目前终于了解,原来大家的看上去成熟,其实更是幼稚的表现。那些整天泡吧的日子是大家失败的烙印。目前,既然了解了道理,还有哪些资格说继续颓废下去,还有哪些资格继续用父母的钱来挥霍青春?
从目前开始,亲爱的,让大家约好,从此将来,不管遭遇什么挫折和错误,都不要忘了刚开始的自己怎么样?
初中生写作方法指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