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作文考试真题:以读为话题
读,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心想法悟与触动另一种生活的真实的洗礼。记者采集了以读为话题的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爸爸妈妈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知道,是探索,是超越,从念书中可以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范本
读
巴金曾高度评价阅读对于他的裨益:使我愈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林语堂也曾说,总有一个作家,他的作品使你一见如故,并从中汲取无限的光和热。于我,这光和热的传递者,便是台湾作家三毛。
三毛的语言非常美,一件简单小事,三言两语便可让快者掀髯,愤者扼腕,羡者色飞。三毛的故事不少,繁华如台北街市,神秘如撒哈拉的星空,欢快如西班牙的舞蹈。但我读三毛,读的是文字背后的真情,关乎灵魂的触动。
读三毛,读一种仗剑天涯的勇敢。少不更事,凭借一股执拗一股蛮力她便只身远赴西班牙,面对同学的欺生,她敢于潇洒回敬;出发在她笔下变成一种灵魂出逃的风景,德意志、英吉利、西属撒哈拉,中南美洲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她也怕,羁旅思情,异乡困顿,甚至沙漠的一次夜路也令她心惊,但她敢于直面迎战。
读三毛,读一种自饮苦杯的坚韧。异乡求学,她用酱油拌饭,以雪补鞋;沙漠度日,她自娱自乐,白手起家;荷西归去后,她选择饮下诀别的苦杯便不再回头,我不愿做圣经里变盐柱的人。她饱经沧桑的脸上还挂有一丝解嘲的微笑。
读三毛,读一种发自赤心的博爱。撒哈拉沙漠里,撒哈拉威人不讲卫生,粗鲁、愚蠢,但她以一颗包容博爱之心成了她们的小母亲,所以在她的笔下,不可理喻的女佣玛丽亚也有了几分生活的可爱,与撒哈拉威人结怨半生的西班牙军曹最后解决了芥蒂。
读三毛,读一种繁华落幕后的智慧。她品咂悲伤,由于眼泪是不可一次偿还的欠债;她轻描梦想,假如有一天梦想都可以成真,那不敢睡觉的'人肯定不少。她淡漠生死,她在历经悲喜后可以从容不迫的总结:我这一生鲜明,坎坷,丰富,我非常认可。
读三毛,也读一种遗憾。少年的敏锐独立使她大半生都与爸爸妈妈心存隔阂,而生命的美好消逝使她很难坚守生机,一个人翩跹而去,留下一棵橄榄树,梦里花落知多少。
读三毛,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心想法悟与触动另一种生活的真实的洗礼。读三毛的同时,我为自己也种了一棵橄榄树。